肝炎后再障有兩種臨床類型。
(1)甲型:占80%一90%,多數發生在肝炎后lO周內或在肝炎發作期間。患者既往并無慢性肝炎病史,肝炎本身臨床表現輕,多數處于恢復期,但再障卻很嚴重。
臨床特點為:
①發病年齡較一般再障為早,通常在20歲以下,男多于女。
②80%從肝炎發病到再障發生時間在10周內,也有長達20周以上者。常發生在急性肝炎開始好轉或接近治愈時。
③乙型肝炎抗原陰性。
④無明顯化學物質或藥物接觸史。
、輫乐爻潭扰c肝炎嚴重程度無關。本型治療困難,約2/3患者常于2月內死亡,平均生存期僅10周,死亡原因一般為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及敗血癥。
(2)乙型:占少數,其臨床特點是:
①常在慢性肝炎基礎上發病,兩者發病相隔時間難以判斷,可在肝炎發生后1年以上才發病,平均存活2.4年左右。
②平均年齡較大,40歲左右,因輸血而繼發血清肝炎者年齡較小。
、酃撬瓒鄶党试偕拖。
④乙肝抗原可呈陽性反應。本型生存期比較長。
肝炎后再障的發病機制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俑窝撞《局苯右种乒撬。
、诓《緦е略煅杉毎旧w損害而影響其功能。
、鄹窝桩a生自身抗體損傷骨髓干細胞。
、芨闻K不能提供造血所需的營養成分;或在肝炎病程中使用對骨髓有毒的藥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