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蛋白質是“好東西”,在有關營養學方面的報刊、雜志中,均將此作為重要內容,作了全面介紹。在飲食上,要求每位成人每天大約需要攝入30~45g蛋白質,才足以使身體正常運轉。那么,什么是蛋白質呢?它又有何作用?為什么要天天攝入一定量?
在生物學中,蛋白質被解釋為是由氨基酸借肽鍵聯接起來形成的多肽,然后由多肽連接起來形成的物質。通俗易懂些說,它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活動的存在。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主要存在于瘦肉、蛋類、豆類及魚類中。
蛋白質的多少本質上與肥胖沒有多少關系,因為一般說來,蛋白質與脂肪是不相互轉換的。只是蛋白質在每天的新陳代謝中都要不斷消耗,消耗的量也相對穩定,一旦攝入不足,則可見其人“日見消瘦”。我們知道,任何一位肌肉(蛋白質)發達的人,他的皮下脂肪組織一定是相對減少的。
一方面是由于發達的肌肉需要不懈地鍛煉,鍛煉的結果是消耗脂肪,強健肌肉;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皮脂厚度低,才得以顯現出發達的肌肉組織。因此,盡管有些肌肉很發達(如健美運動員)的人,即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 ,也不能算是肥胖,也就是說,肥胖只是指脂肪組織的相對過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