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養來講,平衡膳食就是使營養需要與膳食供給之間保持平衡狀態,熱能及各種營養素滿足人體生長發育及體力活動的需要,且各種營養素之間保持適宜比例的膳食。
專家指出,并不是什么都吃就做到平衡飲食了,而是每人每日每餐飲食都能做到合理搭配,也就是食物要多樣化,營養要全面,但是熱量攝入不能超標。
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近50種,缺一不可,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滿足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食物多樣化是平衡的最基本要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人們在飲食中的誤區也越加根深蒂固,為此,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多吃雜糧。雜糧及薯類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可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危險,要多吃此類食物。
豬肉要適量
豬肉要適量。豬肉是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肉食,食用率達到94.3%,是很多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但往往食用比例過高,而牛羊肉、禽肉及水產品的食用頻率較低。雞、魚、牛肉等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較低,豬肉的脂肪含量高,肥肉和葷油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這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因此應適當控制豬肉攝取量,多吃牛肉、禽肉及魚肉等。
多食用奶類和豆類產品。奶及奶制品在我國居民中的消費一直比較低,牛奶的人均年攝入量不足發達國家的1/10。豆類中恰好含大量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等,這些都是市民普遍缺乏的營養素。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日通過膳食攝入鈣391毫克,距離健康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除了鈣之外,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鐵、鋅、硒等礦物質的攝入量都嚴重不足,而脂肪的攝入量卻在20年間增加了60%。結合平衡膳食理念,需要減少通過食物攝入熱量,同時又要保證充足的營養素供應,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