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要適中,不宜太熱或太涼。媽媽在給寶寶喂食前,先自我嘗試一下。如果寶寶吃飯時間太長,飯菜涼后要加溫,因為吃涼的食物會促使腸蠕動增加,以致腹痛或大便增多。 早餐不宜簡單吃
早餐與晚餐間隔時間一般在10小時以上,早上寶寶起床時已是饑腸轆轆,只有通過早餐來補充能量。早餐提供的熱能占全天的20%-25%。
此外,小寶寶上午睡覺的時間短,活動量相對較大,所需的熱能較多。如果早餐供給的熱能不足,機體就要運用體內貯存的脂肪或蛋白質,長期下去寶寶便會出現消瘦、易疲乏、不愛活動等情況。
如何有效吃早餐
處于哺乳期的寶寶,一般都是按需喂哺,媽媽不用刻意為寶寶準備早餐。
1歲以上的寶寶,早晨起床的第一頓食物即為早餐,其中不包括吃母乳或奶粉。
時間一般在上午6-8點之間,在起床后20-30分鐘最佳,此時寶寶食欲最旺盛。早餐與中餐的間隔以4-5小時為好,期間如果寶寶餓了,可以適當吃些點心。
營養搭配要合理
人體每天所需的熱能中,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60%,媽媽要做齣就是把這些營養成分合理地分配到寶寶的每餐食物中去。
早餐營養搭配的基本要求是 主副相輔、干稀兼并、葷素搭配。
早餐包括一些淀粉類食物,如饅頭、面包、稀飯等,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如雞蛋、肉松、豆制品、水果等食物。
早餐溫度要適當
溫度要適中,不宜太熱或太涼。媽媽在給寶寶喂食前,先自我嘗試一下。如果寶寶吃飯時間太長,飯菜涼后要加溫,因為吃涼的食物會促使腸蠕動增加,以致腹痛或大便增多。
水分攝入不可少
早餐至少要攝入150-250毫升的水分,既幫助消化,又為身體補充水分,排除廢物,降低血液黏稠度。
早餐要準備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稀飯、湯面和牛奶,配以固體食品。早晨起床,人體各系統的功能正處于恢復期,消化能力還下強,喝些粥湯能幫助消化,也為身體補充水分。
我國營養學家主張,讓寶寶早晚喝一杯牛奶最理想。牛奶既含水分,又富含蛋白質和鈣。如果寶寶不愛喝牛奶,可以用豆漿、豆奶等代替。
早餐只單一地吃粥、饅頭、肉類、奶類等食物,雖然保證了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卻缺少同樣重要的維生素,因此早餐要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吃早餐時較常見的問題
據市場調查,早餐的品種以一種、二種、三種的分別各占1/3,說明早餐品種單調,天天老面孔,翻不出新花樣,寶寶吃厭了的結果就是營養單一、不全面。所以,多花點心思在寶寶的早餐上,把早餐吃好了,寶寶才有精力度過一天。
快速進食
很多寶寶吃早餐的速度都很快,因為時司倉促,媽媽急于上班。結果導致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帶來胃部不適。
食量不足
不少寶寶雖然每天都按時吃了早餐,卻沒有達到量的標準,也沒有達到上述營養需求,其中有媽媽本身不重視早餐的因素,認為可以從中餐、晚餐或點心中補充。然而,只有一天均衡進食,才能保證營養素的消化吸收。
吃涼性食物
早晨起床之后避免吃涼性食物,早餐食物必須容易消化,營養豐富又不過于油膩。特別要注意食物不宜太涼,太涼的食物會降低腸胃的消化能力,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