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食物品
有月經病的女性,宜分別選食下列食品。
烏骨雞
性平,味甘,能補益肝腎之陰,又能益氣補血,適宜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即中醫所說的腎虛崩漏的婦女食用。《本草綱目)云:“烏骨雞補虛勞羸弱,治女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明代醫學家繆希雍亦說:“烏骨雞補血養陰。益陰則沖、任、帶三脈俱旺,故能除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疾也。”所以,凡體質虛弱的女性,或月經期間總是淋漓不凈、月經延綿不止者,食之最宜。普通雞肉也宜食之。
雞血
崩漏之人宜食之。據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介紹:“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取健康的公雞,抽取鮮血20毫升,立即趁熱飲服,每日2次。”取雞血法:用健康無病的公雞,拔去翅膀下的毛,露出靜脈,以消毒注射器抽血,每次可抽15~20毫升,此雞隔10~15天后,可再抽。
鴿肉
性平,味咸,有滋腎益氣之功。唐·孟詵認為鴿肉“調精益氣”。《本草再新》說它“滋腎益陰”。《四川中藥志》載:“鴿肉治婦女干血勞,月經閉止。”對于身體衰弱而月經過少甚至月經閉止者,宜常食之。
阿膠
性平,味甘,能滋陰補血,中醫常用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虛損性痛經。如《本草綱目》載:“療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后諸疾。”故有月經病的女性,平常宜服之。
海參
性溫,味咸,有補腎、益精、養血的作用,凡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經少閉經體弱女性,常食海參,最為適宜。清代食醫名家王孟英就曾指出:“海參滋陰,補血,健陽,潤燥,調經,養胎,利產。”所以,對于精血虧損,虛弱勞怯的女性月經病人來說,海參不失為—‘種食療食養佳品。
淡菜
性溫,味咸,能補肝腎、益精血,對肝腎陰虛型月經不調、淋漓不凈的女性,尤為適宜。《嘉柘本草》指出:“淡菜治虛勞傷憊,精血少者,及婦人帶下、漏下,并煮食之。”《隨息居飲食譜》亦云:“淡菜補腎,益血填精,治遺、帶、崩、淋。”
烏賊魚
性平,味咸,有滋陰和補血兩大功用,對女性血虛閉經者最為適宜。《日華子本草》中就說它能“通月經”。《隨息居飲食譜》中更稱贊烏賊魚能“滋肝腎,補血脈,理奇經,愈崩淋,利胎產,調經帶,療疝瘕,最益婦人”。在《陸川本草》中亦有“治婦人經閉:烏賊魚合桃仁煮食”的記載。對于虛損而導致月經不調和經閉者,宜常食之。
鰒魚
俗稱鮑魚、石決明肉。性平,味咸,有滋陰、益精作用,對于腎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食之最宜。《隨息居飲食譜》中就曾說它“補肝腎,益精明目,開胃養營,已帶濁崩淋。”
蚌肉
性寒,味甘咸,有清熱和滋陰的功效,適宜女性血熱所致的月經過多、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淋漓不止者食用,也適宜陰虛內熱而月經量大者服食。《本草拾遺》有載:“主婦人勞損下血。”《日華子本草》亦云:“補婦人虛勞、下血,并血崩、帶下。”勞損下血多為腎虛而月經不調,量多不止之人,血崩則為血熱所致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
山楂
性微溫,味酸甘,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作用,適宜氣滯血瘀型痛經和閉經者食用。近代名醫張錫純曾說:“山楂化瘀止血而不傷新血,開郁氣而不傷正氣。”婦女氣滯血瘀而行經腹痛腹脹者,食用山楂可以起到行氣開郁、化瘀止痛的效果。中國醫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亦介紹:“婦女月經過期不來:生山楂肉30克,水煎去渣,沖紅糖20~25克,熱服屢效。經停1~2月而非妊者,多服幾次亦可自下。”
月經期與月經病癥宜食物品 圖
韭菜
性溫,味辛,有溫中、行氣、散瘀的作用,適宜寒性痛經和氣滯血瘀型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的女性食用。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很多婦科病皆與足厥陰肝經有關。明·李時珍說:“韭,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入足厥陰經,乃肝之菜也。”明·繆希雍亦云:“韭,益肝,散滯,導瘀是其性也。凡血之凝滯者,皆能行之,是血中行氣藥也。病人之氣抑郁者多,凡人氣血惟利通和,韭性行而能補,故可久食。”《本草求真》中還說:“服此氣行血散,肝補腎固。韭味最利病人,凡一切血瘀氣滯等癥,俱能使之立效。”
薺菜
性平,味甘,有止血作用,適宜婦女月經過多以及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食用。《現代實用中藥》記載:“薺菜止血,治子宮出血,流產出血,月經過多。”《廣西中草藥》曾介紹:“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一兩,仙鶴草一兩,水煎服,”
黑木耳
性平,味甘,有止血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補氣耐饑,凡崩淋血痢,常食可瘳。”“崩”即崩漏,指月經過多,淋漓不凈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葉橘泉教授在《食物中藥與便方》里也介紹:“婦女崩漏:黑木耳60克,加水煮爛,再加紅糖60克,一日分二次服。”另外還推薦,婦女月經過多,淋漓不止:黑木耳焙燥研細末,以紅糖湯送服,每次3~6克,1日2次。
肉桂
俗稱桂皮。性熱,味甘辛,有溫經、散寒、通血脈,暖子宮的功用,最宜寒凝胞宮的痛經、閉經者服食。歷代醫家頗多贊譽。《藥性論》稱“通利月閉”。《藥性類明》說“桂能導引陽氣宜通血脈,使氣血同行”。《本草綱目》云,“桂性辛散,能通子宮而破血。”《玉楸藥解》亦載:“肉桂溫暖條暢,女子月期產后,種種諸病,悉用肉桂。”凡寒性痛經及閉經者,宜在烹調時常加入桂皮,既可調味,又能治病。
紅糖
俗稱黑砂糖、赤砂糖。性溫,味甘,《醫林纂要》中說它有“暖胃,補脾,緩肝,去瘀,活血,潤腸”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紅糖的功效在于“散寒活血,舒筋止痛”。紅糖最適宜虛寒性痛經的女性以及婦女產后服食。
荷葉
性平,味甘澀,有止血之功。《本草綱目》中說它“治崩中。”適宜月經過多,或淋漓不凈、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即“崩中”者。用鮮荷葉25~50克煎水當茶飲,或用于荷葉研末,每次10~15克,米湯調服。
藕
性寒,味甘,有清熱、涼血、散瘀、止血的作用,其散瘀止血的作用尤以藕節為強,適宜血熱型和血瘀型月經過多、崩漏、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本草經疏》云:“藕,生者甘寒,能涼血止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說:“凡陰虛,肝旺,內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對于藕節,醫家常用之。《滇南本草》記載:“藕節治婦人血崩。”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就曾介紹:“婦女崩漏:藕節5~6個,劈碎以紅糖煎服。”
地黃
性涼,味甘苦,有滋陰和養血作用,適宜陰虛內熱的月經不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崩中漏下者服食。《別錄》中早有“主女子胞漏下血”的記載。《日華子本草》亦有“治婦人崩中血暈”之說。對血熱型月經病,亦頗相宜。
當歸
性溫,味甘辛,是中醫最常用的婦科調經要藥,有補血和血和調經止痛的作用,對氣滯血瘀型、虛損型和寒性痛經、月經不調、崩漏、閉經者,皆宜服之。古代許多調理婦女月經病的名方,諸如治療“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下不止”的《局方》四物湯;治療“室女月水不通”的《圣濟總錄》當歸丸;治療“血崩”的《儒門事親》當歸散等,都是以當歸為主藥。據《陜西醫藥情報》報道,用當歸配合紅花治療月經病,對月經不調、痛經以及子宮發育不全等54例,皆有效果。
羊肉
為溫熱補虛食物,有益氣、溫中、暖下的作用。對虛寒性月經不調,或經期小腹隱隱冷痛者,食之尤宜,若能與當歸、生姜一同食用則更妙。
芒果
根據前人經驗,當女子月經過少,甚至閉經不行之人,宜吃芒果,因為芒果有通調月經的作用。如《食性本草》中即有記載,說它“主婦人經脈不通”。
月經期與月經病癥宜食物品 圖
小茴香
性溫,味辛,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之一,能溫腎暖宮,元代醫家李杲說它“補命門不足”。《傷寒蘊要》中認為“暖丹田”。因此,凡屬寒性痛經或寒性閉經,最宜服食。《食物療法》中曾有介紹:“治經疼:小茴香15克,水煎服,每于經前3日,連服3劑。”
此外,在月經期間,若為氣滯血瘀的月經病,包括痛經、月經不調、崩中漏下、月經過少或閉經之人,還宜吃些金橘、金橘餅、橘皮、檳榔、佛手柑、金針菜、蘿卜、砂仁等。若為寒濕凝滯或虛寒之人的月經病,平時或行經期還宜常吃狗肉、牛肚、雞肉、麻雀、海參、海馬、牛肉、鵪鶉、鰱魚、黃鱔、大棗、櫻桃、荔枝、桃子、生姜、蔥、胡椒、蓽撥等。若為血熱者,還宜吃些田螺、螺螄、蜆肉、牡蠣肉、鴨肉、田雞肉、兔肉、綠豆、綠豆芽、柿子、柿餅、草莓、香蕉、無花果、西瓜、苦瓜、番茄、瓠子、地耳、地瓜等寒涼性食品。若屬虛損者,還宜吃牛奶、雞蛋、甲魚、各種魚類、燕窩、王漿、胎盤、人參、黃芪、枸杞子、山藥、首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