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回家,侄子明明的一篇作文引起我頗多感慨。
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爸爸、媽媽請遵守您們的諾言》。內容大意是這樣的:有一次明明數學考了100分,媽媽答應他去動物園玩,結果沒有兌現。還有一次期末考試,明明語文考了95分,爸爸答應送給他一輛自行車,結果也因資金緊張而流產。明明在文中的最后一句話是爸爸、媽媽您們總教育我別說謊,可您們為什么總不兌現自己的諾言呢?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不斷地給孩子一些承諾,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奏效,但家長往往在達到目的的時候,常把自己的承諾忘得一干二凈。
筆者調查發現,家長承諾變成空頭支票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一是有些家長只是順嘴說著玩,完全沒當回事;
二是有些家長覺得小孩子記不住那些事,早就忘了自己的承諾;
三是有些家長確實很忙,抽不出時間陪孩子。家長這種隨意開空頭支票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孩子雖小,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完全能明辨是非,他們對父母承諾過的事情,常是個有心的收藏家。家長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尊重,答應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如果兌現不了,應及時給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有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使他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
因此,家長如果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玩或資金不足滿足不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就不要輕言許諾。況且這種把學習與某種物質利益畫等號的做法,會造成一種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習有利可圖的思想,長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發展。其實,一個人除物質需求外,還有被人尊重、被人愛、被社會認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家長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