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孩子平時玩的游戲只是無意所為,其實隱藏著他們心理行為的“天機”。心理科醫生指出,父母不應過多干涉孩子玩游戲,游戲可以讓他們的心理問題得到釋放,有益孩子心理健康。
據醫院心理咨詢室醫生介紹,日前,他們接診到一名叫亮亮的4歲孩子,幼兒園老師反映亮亮不好好吃飯睡覺,父母幾次教育無效便狠狠打了他一頓。之后父母發現,亮亮不但晚上不肯睡覺,而且變得內向,父母問一句才吭一聲。對于亮亮的變化,父母感到無所適從,就帶來看心理科醫生。
當時,醫生把亮亮帶到特設的沙盤室玩游戲,最初兩三周,亮亮都選骷髏和恐龍做道具,用恐龍咬骷髏,亮亮還跟醫生說:“這個人已經死了,再讓恐龍把他咬成碎片。”到了第四五周,亮亮開始玩起了“仁者神龜”,擺出一幅具有和諧氣氛的圖形,這說明亮亮已從父母打罵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醫院的沙盤游戲治療室看,除了沙子,還有棺材、裸體木雕、恐龍、關羽、張飛等各種各樣的道具,涉及動物、人物、植物等類別。醫生說,這些都是供孩子玩沙盤時的游戲道具,也是醫生和孩子溝通的媒介,從孩子們擺設的圖形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進行相應的治療。這種沙盤游戲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病人,沙盤能夠反映出病人的組織能力、感覺統合能力、協調性以及空間感覺能力,而對沙子的挖掘也能使人緊張焦累的心情徹底放松,尤其是對各種兒童的心理問題能起到調節作用。
心理專家認為,很多父母不在意孩子們玩游戲,甚至有的父母一看孩子玩游戲,就認為是貪玩加以制止,其實孩子們由于不懂得跟大人溝通,其心理和行為往往通過游戲來反映,玩游戲是一種內在壓力的釋放過程。而對于有心理障礙問題的孩子,玩游戲也許是最好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