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劇院聽了兩個小時的音樂會──第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式。小提琴主奏是莎拉·張。
讓一個5歲零3個月的孩子聽高雅的音樂,不僅堅持聽下來,而且是快樂地聽,其難度是可以想象的。
我事前做了點準備工作:為了給孩子一個不同的感覺,我讓樂樂穿上了去年過年時買的唐裝(平時上幼兒園沒有機會穿)。我也穿了一件唐裝上衣和長裙。爸爸因為沒有唐裝,只好穿西服了。誰不喜歡漂亮衣服呀?樂樂換衣服的時候,動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麻利。
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等找好座位,我們首先觀察音樂廳,包括屏幕上的字幕提示、安全出口、座椅能夠合起來等特征。
其次觀察樂池里樂器的擺放特點,比如主奏小提琴在左邊,其他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在右邊,還有大鼓、圓號、小號、笛子等在后排。
再者觀察服裝:指揮穿的是燕尾服;男演員都穿一樣的服裝;女演員則不同,有穿裙子的,有穿褲子的,但都是黑色的。主奏穿的裙子最漂亮,是紅色的晚禮服。順便就告訴孩子什么是晚禮服、燕尾服。
觀察到主奏獨奏時,指揮就等待。于是講講指揮的作用。(樂樂說:我只能看到指揮的屁股。)
一起欣賞音樂的旋律。有一個樂章開始時節奏慢、旋律輕,我提醒孩子是不是小鳥起床了。孩子隨后的想象力在延伸,隨著旋律,我們感覺到老鷹來了,它們在戰斗……又一個樂章,開始有鼓的演奏,好像有動物從遠處走來,很慢,漸漸靠近我們。我問孩子是駱駝還是獅子,孩子說是駱駝……又一個樂章開始,氣勢宏大,我感覺它們打起來了,可是孩子說,奧特曼來了,他是最強大的。
因為到場晚了些,沒有看到節目單,雖然我們不知道演奏的曲子名稱,但我們用自己的感受來理解音樂,也就達到了享受音樂的目的。我們一直是交頭接耳,極小聲地說話,學會了照顧周圍的人。但孩子在聽到他認為的奧特曼那個樂章的時候,隨著旋律手舞足蹈空手“演奏”起來。他一定會感染我們后排的觀眾的。我想,如果后排這個觀眾也理解了音樂的含義,一定和我們一樣投入,而不會責怪孩子擋了他的視線。
其間,我觀察到樂樂常偷眼看我的表情或者情緒,我立刻在他的小臉上親了一下,或許孩子正需要我的支持和鼓勵呢!
我發現,欣賞音樂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同一幅畫,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同一個樂章,不同的人聽,應該也有不同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音樂。這是我今天悟出的“道理”。
我想,如果沒有樂樂在旁邊,我不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可能也會“睡著”了,因為我不再具有他那樣的想象力(盡管我能聽出小鳥來,但后面的我就聽不出來了)。
我又想,無論我們帶領孩子走進哪一個“領域”,只要我們用心安排或者說策劃,孩子就能夠根據他當時所具有的能力去感悟、去探索、去體驗快樂,就會對這個“領域”感興趣。雖然這個用心的安排以后很難或者很久才會再現,但在孩子大腦里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這會對他的生活產生一定的良好影響(因為我自己就有了很多的感受)。
那一晚我睡得很香,因為我用心工作,很累了;更因為我的努力使孩子帶領我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真正聽懂了一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