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階段開始,孩子將進入人生第一個反抗期,他將開始讓你感到“頭痛”,表現在語言上的反抗行為是,經常對你的要求說“不”。
開始掌握語法
所謂的語法,就是關于說話的規則。人們所說的話只有符合規則,才是有意義的,才能被別人接受。因此,能否及時掌握語法,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時的孩子經常從成人的談話中觀察一些語法現象,并“總結”出一些基本的語法規則。然后他會將這些規則不加區別地運用到許多場合,有時可能是錯誤的。不過,父母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現象,而且孩子會根據成人的語言不斷地修改“自制”的語法規則,直到正確。
這一階段孩子能夠理解300個左右的單詞,還能聽懂并正確回答“這是什么”和“在哪兒”等問題。
此外,本階段末孩子會發生一次“雙詞句爆炸”現象。研究表明,嬰兒從20個月開始,每個月所能說出的新的雙詞句以成倍的速度增長著。21、22、23個月時,所能說出的雙詞句分別為50、100和250個。而24個月時則猛增到1400句,25個月時更是劇增到2500句,速度非常驚人。
抓住關鍵期,做好第一任教師
此時的孩子可能還沒有進入幼兒園,因此,家庭成員就是他的第一任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他那雙小眼睛“攝錄”下來,并成為他模仿和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不知從哪兒學會了一兩句不文明詞語甚至是罵人的話,在那兒笑哈哈地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你越加制止他就越說得歡。這是為什么?
其實,這些話并不是孩子自己創造發明的,他也不知道其中的確切意思。他肯定是跟成人學的。這就需要家長注意凈化家庭語言,注意當好孩子的每一任老師!同時,父母還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優美動聽的故事。孩子會特別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同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是一個學習語言的絕好時機。聽的次數多了,父母也可以做一名“積極”的聽眾,讓孩子講。
語言智能教育活動
·“我忘了……”
有時,父母可以假裝忘了某些事情而不完成它,這樣就給孩子一個“提醒”大人的機會,實質上是一個鍛煉他語言能力的機會。他會因自己能幫助別人完成事情而感到很高興。
下面是一些實際例子:
⒈ 吃飯時,只給他一個盛好飯的小碗,而不給勺子。
(他肯定會向你要勺子的,但要求他必須說話。)
⒉ 把他最近愛玩的玩具放在他看得見卻夠不著的地方。
(他一開始也許會想著自己夠,但最后他會想起跟你要的,這就需要說出話來。)
⒊ 在他想喝水的時候只遞給他一個空水杯。
(他就不得不向你要水,這就得說話。)
⒋ 穿衣服時只給他穿上一只襪子。
(等他開口向你要另一只襪子時再給他穿上。)
·透過窗戶看世界
研究表明,嬰兒主要是通過每日活動中的親身體驗來掌握事物名稱的。如“尿布”一詞,他就是通過成人每日換尿布時的嘮嘮叨叨而掌握的。根據這一原理,可以通過窗戶讓孩子學會很多詞語。比如,每次抱著孩子從窗口往外看時,都告訴他看到的是什么。對于那些他第一次看到的東西,要告訴他叫什么名字,并給他作一簡單介紹。很快,孩子就會叫出周圍常見事物的名稱了。
·娃娃家
孩子喜歡在娃娃家游戲中扮演自己的父母,他們總是模仿父母的口吻和語言說話。這為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提供了絕好的機會。父母只要給他提供一些他穿過的舊服裝鞋帽、舊奶瓶、小梳子以及布娃娃等物品,給他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就行了。他會獨自在那兒玩得很開心。你聽吧,一會兒是“該起床了,寶寶,來,媽媽抱……穿衣服……洗臉……該吃飯了,來,媽媽喂你”,一會兒是“寶寶睡,寶寶乖啊,媽媽做飯去”等等,聽起來就像大人一樣!
·戶外散步
帶著孩子到戶外散散步,與別的孩子一塊兒玩,都是開闊視野的途徑。在戶外活動時,家長要及時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告訴他。對他第一次遇到的事物,除了告訴他是什么、叫什么以外,還應該給他作簡單的解釋。要鼓勵孩子大膽提問,對他的每一個問題也都要耐心地回答。長此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勤學好問、見多識廣的人。
語言智能評估指標
這一階段,孩子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理解并能正確回答“××在哪兒”和“那是什么”等問題。
★能夠理解300個左右的單詞。
★能夠說出20—200個左右的單詞。
★“小兒語”逐漸消失。
★如果別人提問,能夠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名字。
★說話像打電報一樣,主要是雙詞句。
★可以模仿著說出雙詞句和三詞句(即由三個詞組成的句子)。
★與人交往主要依靠語言而不是動作或手勢。
★理解各種表示方位的介詞,如“在……下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