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專家信箱
0-1歲
Q:5個月的寶寶應聽什么樣的音樂?
北京 朱愛東
A:音樂屬于每一個人,當然也屬于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喜歡傾聽音樂,并且隨著音樂的節拍搖晃身體,儼然一個小小的音樂家。5個月的寶寶聽覺比以前更加靈敏,能夠分辨不同的聲音,聽覺水平已經接近成人了。因此,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的音樂都適合寶寶,其中流傳久遠的經典名曲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舒伯特的《鱒魚》、肖邦的《B大調小狗圓舞曲》等更應該成為寶寶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使寶寶在美好的音樂中快樂成長。
Q:我的孩子半歲多,為什么手拿到什么都全部塞進嘴里,有什么法子可以糾正此壞習慣?
廣州 樊玉昆
A:手的動作發育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標志。經過幾個月的練習與活動,半歲的寶寶能夠主動去夠東西、抓玩具和任何他周圍的物件。當他把玩具或東西抓到手里后,會有許多探索性的活動,如他會把東西來回晃動,從不同角度來觀察;也可能把東西從一只手遞到另一只手;更有許多寶寶會把手抓到的東西放進嘴里去,其實這是寶寶對外界事物的探索行為,表現出對事物的強烈好奇心,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另外將東西放進嘴里也滿足了寶寶心理發育的需求。
雖然寶寶的“品嘗”行為是其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但畢竟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父母應持“適當滿足,注意安全,加強監護”的原則,并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適宜的“品嘗”玩具。目前玩具市場上有一些木質、塑料材質的玩具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當然家中現成的大塊玩具清潔干凈也可以讓寶寶隨意玩耍并啃咬。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為寶寶提供小得可以吞食的玩具,大型玩具上的附件也要經常檢查,看看是否牢固,如洋娃娃的眼睛、鼻子等,以免發生意外。
2.安排好寶寶的一日生活,讓寶寶的生活豐富多樣,如親子對話、戶外活動等,讓寶寶的興趣更加廣泛。
Q:我的寶寶9個月了,別人的孩子9個月會做再見、搖頭,可是他什么也不會,我們也教過他,這是怎么回事?
河南 周鵬
A:不知你問題中所說的“什么也不會”是評價寶寶的整個發育情況,還是僅僅指他不會做再見、搖頭的動作。現就后一種情況發表一些意見僅供參考。
在嬰兒的學習過程中,模仿起著重要作用。大人常做的動作,寶寶會不自覺地模仿。寶寶做再見、搖頭的動作都是模仿學來的,而不是由大人專門教會的。另外不同的寶寶喜歡模仿什么,是有很大差異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綠葉一樣,寶寶也是千差萬別的。寶寶也許不會做再見、搖頭的動作,但他也許會模仿媽媽說話的腔調,爸爸眨眼的方式等。爸爸媽媽應善于觀察寶寶的行為表現,體會寶寶的點滴進步。
Q:我的寶寶從8個月可以站立,到現在10個多月,她有想走的意識,我可以讓她學走嗎?現在學走對她來說是不是早點兒,對她的發育有影響嗎?
北京 姚云
A:孩子動作發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寶寶早期的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而變形。在他們的肌肉組織中,尤其是下肢比較嬌嫩,肌纖維細軟,含水分多。如果孩子的腿腳還沒有充分發育到能夠支撐整個身體,就過早下地走路,會給身體發育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容易使雙腿彎曲和變形。
因此當孩子剛剛開始能夠獨立站立時,應當繼續練習這一動作,并練習蹲下、站起、保持平衡等動作。通過以上練習,寶寶的腿部肌肉得到了鍛煉,變得有力量起來,這時就可以進行學步的練習了。一般情況下,嬰幼兒在10個月至1歲期間開始學走路,有的寶寶會在8個月時就開始學走路,也屬于正常現象,當寶寶有想走的意識時,家長可予以積極的支持、幫助和指導。
1-2歲
Q:我的孩子1歲2個月,如何教育孩子大小便的時候喊大人?她還害怕水,請問我該怎么辦?
河南 張斌
A:大小便的訓練是孩子成長道路中必經的一個環節,在大人看來是一件較為平常的事情,而對寶寶來說則具有相當的難度。對于年幼的寶寶來說,大小便的需要是一種生理上的自然反應,應該隨心所欲,無須考慮時間、地點和場合。而父母則要求寶寶要先學會控制這種自然反應,然后在適合的時間和地點排除。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許多新的技能學習,需要寶寶隨著心理和生理的發育,逐漸地掌握。如同寶寶說話有早晚一樣,寶寶排便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也是有差異的。
作為一個1歲2個月的寶寶,如果已經能夠用手勢和簡單的語言表達一些想法,那么就可以進行初步的排便訓練了。在訓練過程中,父母要了解孩子大小便時通常的表情和姿勢,并及時詢問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約定一種特定的手勢和語言表達排便的信息,每次都予以強調,孩子就會逐漸學會向大人表達自己的愿望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排便訓練不宜抱急躁的態度,如當孩子不向大人通報已經尿濕和弄臟褲子時,不要嚴厲訓斥和責罵孩子,這樣會使孩子對排便訓練產生抵觸情緒。
你還提到了孩子怕水的問題。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他恐懼的事物,有的怕黑,有的怕某種動物,有的怕打雷等。幫助孩子消除怕水,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不要對嬰兒的怕水做出過度反應。如當嬰兒怕水時大驚小怪會使嬰兒更加驚恐不安。
2.不要強制嬰兒接觸他恐懼的事物。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3.大人做出榜樣。大人表現出對水的興趣,可以為嬰兒提供一個正面學習的機會。
4.逐步弱化對水的恐懼。可以讓寶寶先從站在盆邊玩水開始,然后逐漸讓寶寶到盆里去玩,提供各種有趣的玩水材料吸引寶寶,弱化他的恐懼傾向,使其逐步克服怕水的情緒。
Q:我的寶寶1歲3個月了,他有時要達到某個目的,就跟你哭、大鬧,直到達到目的為止,不知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
南京 王斌
A:對于1歲3個月的寶寶來說,哭是表達想法的語言。父母明白了寶寶哭鬧的目的后,應仔細分析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對于合理的要求,應該及時地給予滿足,而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則不能一味遷就讓步。讓寶寶了解生活中的規矩,使他懂得不該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生活中父母往往會被寶寶的眼淚和可憐樣打動,而失去了原則。如本來說好就吃一塊巧克力,可是孩子吃完了還要,父母拒絕后,孩子就大哭大鬧起來,父母經不起孩子的吵鬧,就妥協了。這樣的事情反復幾次以后,寶寶就掌握了大人的心理,只要拼命吵鬧,就能達到目的。因此,對于家長來說,堅持原則并保持一致的教育態度是十分重要的。
當孩子無理哭鬧時,堅決而又平靜地告訴他:不行。如果孩子繼續哭鬧,可以走開,一直到孩子停止哭鬧為止。當然,做到這一點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想,為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這是值得的。
Q:我的寶寶現在19個月,外出散步他總堅持自己走,從不讓大人牽他的手,在較危險的情況下也如此,如你牽他的手,他就坐在地上發脾氣,對此我真不知該怎么辦?
北京 萬英娟
A:從寶寶的表現來看,他正處于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剛剛出生的寶寶一切都依賴成人,在成人的照顧和呵護下生活。隨著寶寶學會走路,開始掌握一定的技能,學會了一些語言以后,嬰兒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他覺得自己對周圍的環境和事物不再是無能為力,而是具有了支配的能力,嬰兒獨立自主的意識增強并突出地表現出來了。他希望自己做事情,對大人的管教表示不滿甚至反抗。因此,成人應正確對待寶寶的這種反抗行為——
1.切忌走極端。高壓政策和放縱嬌慣都是錯誤的做法,可能會使寶寶形成叛逆或者唯唯諾諾的不良性格,對寶寶今后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
2.正確看待寶寶的反抗行為。了解寶寶的這種行為是他走向獨立的表現,是他成長的標志。
3.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如孩子堅持自己走,對這樣的請求,父母應該予以尊重。
4.對嬰兒的無理表現應態度堅決地做出表示。如孩子坐在地上發脾氣,就應該嚴肅明確地告訴他,父母不喜歡他這樣的行為。
5.父母以及其他家里人應保持態度一致。
Q:現在關于“早教”有很多資料,我女兒(1歲9個月)現在能認識40多個常用字,能背40個字的兒歌,什么樣的早教才適合她,我不知如何教她?
河北 李艷麗
A:“早教”是現在的年輕父母十分關注的話題,但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商業炒作,歪曲了“早教”的本意,導致整個社會,包括父母對“早教”二字存在著許多誤解,使許多孩子過早地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因此有必要在這里做出澄清。
“早教”指早期教育,一般指孩子從出生以后至入學以前的教育,近些年來更把早期教育的重心放在3歲前的教育上。由于近數十年來嬰幼兒心理研究的蓬勃發展證明了這樣一個觀點,即嬰幼兒不是一個被動的、無能的接受體,而是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是一個主動、積極、有巨大潛力、生氣勃勃的主體,這個觀點為早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需要明確的是早期教育的目的是要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形象一點來說,早期教育就是對孩子進行“做人”的啟蒙教育,一方面要積極發展孩子的思維,開發智力;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學會與人相處,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只有兩者兼顧,才能為孩子締造完美幸福的人生提供良好的開端。因此,對普天下的孩子來說,能夠使他們健康、愉快、樂于交往,充滿求知欲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在這樣的理念下,父母就可以以輕松的心態來應對早期教育,并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以下建議供您參考——
1.擺正心態,不輕信“天才”、“神童”等夸大其辭的廣告宣傳。
2.尊重興趣,游戲學習。小孩子是不可能一本正經地坐下來聽老師講課的,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玩,而在他們的游戲中充滿了學習的契機和成長的機會。抓住機會則能在快樂中學習。市面上有不少的育兒書籍介紹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可從中獲得啟發并加以運用。
3.不要忽視孩子的性格培養。
2-3歲
Q: 我的小孩2歲3個月,可膽子很小,有時睡午覺醒來會無緣由地煩躁和大哭,讓我很擔心,這是怎么回事?
重慶 張曉輝
A:不同的寶寶膽子小有著不同的表現,有的寶寶怕物,有的寶寶怕人。孩子懂得“害怕”是長大的一個標志,說明他懂得了一些事情。但是如果寶寶繼續保持膽小的性格,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很難適應,也不敢嘗試新的事物,干什么事情都縮手縮腳等,長久下去,則會影響寶寶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各方面的成長。因此培養寶寶成為一個勇敢的人,是家長共同的心愿。
要改變孩子膽小的性格,首先要增強他的自信心,找到孩子的優點,使孩子相信自己。其次,要扶持和引導孩子。如果孩子不敢和別的小伙伴一起玩,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引導自己的孩子接觸群體,教給他交往的技巧,讓他學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讓孩子在小伙伴中慢慢鍛煉自己的膽量。另外,家長不要隨意嚇唬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相信孩子,放手讓他獨立地處理一些事情,不要包辦代替,孩子就會從成功的體驗中證明自己,提高自信心。
至于你提到的寶寶睡午覺醒來會煩躁和哭鬧的現象,可能會有多種原因。如寶寶在睡前過分興奮、疲勞,睡眠時太熱,環境過于封閉,空氣不流通等都可能引起他的煩躁和哭鬧。家長應當仔細觀察了解。
Q:寶寶2歲4個月了,不愛吃蔬菜,到了嘴里嚼一嚼就吐了出來,這樣會缺乏維生素,該怎么辦呢?
北京 李丹丹
A:生活中有許多寶寶都不愛吃蔬菜,改變一下烹調的方式,也許能夠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吧——
1.蔬菜餡的面食。在做小包子、餃子的時候,在肉餡中加入剁碎剁細的蔬菜,味道鮮美,讓寶寶自然而然地吃到蔬菜。
2.榨蔬菜汁。胡蘿卜汁、番茄汁顏色鮮艷,應該能夠吸引寶寶的眼球和胃口。
3.蔬菜粥。在熬制米粥時,加入剁好的各種蔬菜末,味道也應該不錯。
4.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喜歡吃蔬菜。家長可以給孩子介紹各種蔬菜,如有像花一樣的菜花,像小傘一樣的蘑菇,甚至為他們編一個有趣的故事。然后讓孩子自己來選擇一種喜歡的蔬菜,也許寶寶就會美美地把蔬菜吃下去。
Q:侄子2歲半,占有欲特別強,看見別人家小孩有什么玩具他就要父母買,可是父母滿足他的要求后,他卻不玩買給他的玩具了。放在家里也不給別人玩。該如何教育糾正這個壞毛病呢?
山東 文小莉
A:孩子這一自私霸道的行為不僅會影響他與小朋友之間的相處,使他今后入園適應集體生活碰到障礙,而且長此以往會影響其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因此應及時予以糾正。
孩子不良習慣的養成往往與父母的教養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改變孩子的壞習慣,要從改變教養態度做起——
1.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生活中,孩子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父母要設定明確的規矩,并將這個信息清晰地傳達給孩子,即:你的這個要求不合理,我是不會滿足你的。規矩一旦設定,一定不要改變。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哭鬧,心就軟了,忘記了自己定的規矩。孩子就學會了通過哭鬧來達到目標,結果父母定的規矩形同虛設,父母的威信在孩子的眼里也大打折扣。
2. 鼓勵孩子與人分享。現代社會中,獨占和霸道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家長經常請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或主動帶著自己的孩子到別人家里去做客,可以鍛煉孩子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分享。如互相交換玩具,互相交換好吃的東西,讓孩子體驗到分享的快樂與喜悅,孩子的壞習慣慢慢就會改掉了。
Q:怎樣開發3歲半寶寶的空間知覺能力?
沈陽 徐麗
A:空間知覺是物體的形狀、大小、遠近、方位等空間特性在人腦中的反應。空間知覺是比較復雜的知覺能力。培養寶寶的空間知覺能力,對于促進其智力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豐富寶寶的空間經驗。如家長可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機會,教會孩子辨認各種形狀、圖形,如坐公交車時看一看站牌的形狀,汽車方向盤的形狀、車門的形狀,觀察路邊紅綠燈的形狀等。在上下車時,也讓孩子想想車上有什么,車下有什么,以辨別“上”和“下”的概念。
2.學會相關空間關系的詞匯,讓孩子能夠用正確的詞匯來表達空間關系,也讓孩子在實際場景和游戲活動中明白特定的詞匯所代表的空間關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