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大,媽媽們聚在一起,最愛交流的問題就是:你家的孩子可以認識多少字了?我有一位同事,從孩子幾個月開始,她就有意識、有計劃地教孩子認字。她的孩子著實厲害,僅僅3歲,就能自己獨立看書讀報。當時,我們這些準媽媽們立刻把她當作榜樣,期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神童,在他3歲時也可以看書讀報。
可惜,我的孩子,在她幾個月的時候,對字根本沒興趣,一本書拿去,常常被她的小手三下兩下撕得稀爛。于是,我不再勉強,放棄了刻意讓她認字的打算。
但女兒現在對認字的興趣極濃,好像也認識不少字。那么,她認字的興趣是怎樣培養的呢?
反復“讀”書
這一切要歸功于她的老師。幼兒園小班開始,女兒就參加了一個“早期閱讀”興趣班。參加這個班的孩子,每人都會擁有一本繪有美麗圖案的小書,字很大。書里選編的都是一些字數不多的兒歌。選編的兒歌特點鮮明:一是朗朗上口,二是里面重復出現的字很多。比如有一篇叫《大山》:我問大山,你早!大山問我,你早!我問大山,你好!大山問我,你好!瞧!祖國的大山,多有禮貌!
瞧,這首兒歌里,“我”、“你”、“山”、“問”、“早”、“好”字都反復出現多次。而且孩子對這樣的韻律非常敏感,對反復出現的字也非常有興趣。
老師的職責很明確--讓孩子喜歡上兒歌,教他們正確的讀書方法,讓他們在不自覺中認識那些字。
為了讓兒歌更有表現力,老師們甚至還加了一些游戲的元素在里面。女兒回來后,把小手放在身兩側,像朵可愛的花,一邊輕輕擺著頭,一邊說:我問大山,你早!說到“早”,還把頭很可愛地點一點。就這樣孩子輕而易舉背熟了兒歌。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讓孩子們用小手很認真地指著字“讀”。兒歌里的字,孩子記住了多少,老師并不刻意強調,但認真地“讀”是有要求的--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指點著讀。每天孩子在幼兒園里都要指著字“讀”書半小時。這樣反復“閱讀”,常出現的字,漸漸就看熟了。堅持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也就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了這些字。
家長真誠地鼓勵
孩子天真爛漫,他們直白地表達心中的成就感與自豪感。當女兒認識新的字之后,她會見字就指出來。出門在外,看到廣告牌上有認識的字,她會指著輕輕念出;看電視,有認識的字出現,她會興奮地跳起,拍拍你,馬上告訴你,快樂讓她的兩只眼睛里閃著亮晶晶的光彩。
我也會真心為她的進步而高興,會由衷地發出贊嘆:哈,這個字你也認識了呀?真是太棒了!孩子喜歡聽到自己最愛的人的贊嘆,特別是你欣喜地發現原來她變得這么了不起了,她會更加快樂。不要小看這點快樂,這點兒快樂就是她認字讀書最大的動力。
放手“寫”字鞏固所學
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女兒喜歡那些字寶寶,她也就越來越希望自己能“寫”出字來。女兒開始“寫”字了。
我放任她自由“寫”字,她也完全不顧上下左右的筆順,只是由著自己看到的樣子用筆畫出來。最先畫出的是她的名字。女兒的名字筆畫有些復雜。她粗粗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笨拙地像用小棍支起了一個字。她把“徐”字擺得瘦長,支愣著。
女兒熱情高漲,開始“寫”更多的字。雖然筆劃不對,但她所寫的大大的字卻是有模有樣的,看著讓人覺得高興。更讓人高興的是,通過“寫”字,不但鞏固了所學,而且激勵女兒認更多的字,對閱讀的興趣也更加濃厚。我很喜歡這樣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