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周期
在第一個七年里,孩子主要依賴父母或者照料他的人來形成自我意識。在第二個七年里(7~14歲),孩子依然要依賴父母,但有了一點變化,他們更多地依賴于兄弟姐妹、親戚以及朋友來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在第三個七年里(14~21歲),孩子會向同齡人以及有著相近目標或擁有達到其目標所需的專門知識的人尋求幫助,以確定和發展自我意識。
第一個階段,是孩子從父母或者主要照料者那里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的時期。在第二個階段里,他們通過在安全環境里跟其他人的互動來培養自我意識。孩子最大的需要是玩耍、娛樂。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盡可能努力地把事情安排得有趣、安全、容易。當孩子在第一個階段學會了如何獲得所需,在第二個階段學會了如何玩得高興之后,他們就準備好了在第三個階段努力生活并約束自己。
在頭十四年里,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是錯誤的。在這段時期中,他們應該學習如何感到快樂。快樂的能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快樂不是來源于外部世界,而是來自內心。它是一種技能。快樂的人總是快樂的,不管外界的環境如何。
很多父母迫使孩子過快成長,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快樂。他們沒有意識到快樂是應該在第二個階段學會的一種技能。不管孩子在生活中可能獲得怎樣的成功,如果他們小時候沒有學會快樂,那么成功也不會讓他們快樂。
快樂是通過玩耍學會的。從七歲到十四歲之間,應該鼓勵孩子玩耍,快快樂樂地玩。以此為基礎,孩子就作好了上學時努力學習,踏入社會時努力工作的準備。在學校考高分或者在家做家務的太多壓力會妨礙孩子發展快樂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從學習和做家務中體驗到樂趣,那么他們不僅會更加快樂,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還會享受到工作的樂趣并且會繼續學習。
在第三個七年中,也就是十四歲到二十一歲,孩子更需要從其他孩子那里獲得支持。在這個階段,同齡人的壓力顯著增加。如果父母沒有通過出色的溝通技巧讓孩子強烈地感覺到與父母之間的聯系,那么這些孩子就會轉向同齡人尋求支持,可能會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十幾歲的孩子為何反叛
在第三個階段,孩子向其他孩子尋求支持是很正常的,但與此同時,他們不一定不需要來自父母及家庭的支持。如果孩子是在積極養育的技巧下長大的,那么他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沒有必要通過叛逆來形成自我意識。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他們都已經體驗到了做真實的自我的自由。因此,他們就不需要反叛。
如果在小時侯沒有得到足夠的自由和支持來做真實的自我,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會反叛。
要想抵制來自其他孩子的不健康的壓力,孩子需要感覺到與家庭的聯系。這不是靠增加管束就能做到的,而是要運用積極養育的五個技巧。十幾歲的孩子需要一個他們可以從中得到理解、接受、建議以及指引的人。如果父母知道如何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東西,那么孩子就會向父母尋求支持。
現在很多十幾歲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父母用的是基于讓孩子害怕的養育方式。一旦父母不再使用懲罰以及其他基于讓孩子害怕的養育方法,孩子反叛的需要就不復存在了。如果父母繼續實施太多控制,即使積極養育的方法也不起作用。十幾歲孩子的父母需要給孩子越來越多的自由。如果給予的自由不夠,孩子就會再次反叛。要想減少十幾歲孩子的反叛,父母必須始終平衡好自由和管束之間的關系。
改善與十幾歲孩子的溝通
對于十幾歲的孩子,父母必須要注意,不要未經孩子的要求就主動給他們提建議。他們剛剛形成抽象思考的能力并開始形成自己的看法。此時,他們有了思考其他人的觀點的能力,但他們首先需要的是有人能夠傾聽并考慮他們的看法。即使他們問你怎么想,在了解他們的想法之前,也不要回答這個問題。
花點時間跟孩子聊聊你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以及其他話題,這樣會把他們對你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在這個階段,他們需要爭辯并表達他們獨特或者與他人不一樣的看法。跟他們聊聊他們正在學習的歷史和社會學,聽聽他們的看法。
十幾歲的孩子需要堅持自己不同的觀點。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觀點,至少也要欣賞他們的邏輯性。你可以說:“我永遠不會那么想。”或者“好吧,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確實有一定道理。”或者“這就是美國的好處,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看法。”
除了討論可以在外面待到多晚之外,也可以在其他話題中讓你的孩子有機會體驗到你的開明。他們能夠從你對他們的邏輯和看法的欣賞中明白,意見不一致以及觀點不同沒關系。這是一種重要的體驗。如果你對他們的觀點持開放態度,那么他們就不會強求或者期望你給予他們更多的、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的自由。除非有機會對當前的事件表達不同的觀點,否則他們會覺得需要抵觸你。
孩子不希望你告訴他們該做什么。在運用命令技巧來維護主導權之前,父母首先需要聽聽孩子反對的理由。然后,父母可以說:“我明白你覺得你應該可以紋身。我聽說其他人都這么做。我會考慮你說的話,但現在我希望你等到十八歲時再決定是否紋身。”
十幾歲孩子的正義和公平的意識比小孩子更加強烈。當父母的行為像獨裁者時,他們肯定會反叛。傾聽孩子并與他一起做事,然后決定該給孩子多少自由,將可以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聯系。
給出命令之前,父母首先應該要求孩子合作,傾聽孩子的抵制,尊重孩子的觀點。然后,父母可以表達出孩子的希望,可以這樣說:“我明白,你認為這樣不公平。你希望跟朋友在一起,而我希望你在這兒陪伴你的表兄弟。我知道你不想這么做,但這對我很重要。我希望你幫我,希望你在這兩個小時對他們友好并禮貌,之后你就可以自由了。”
尊重孩子的觀點
最好是促使十幾歲的孩子對你為什么希望他們做某些事情這一問題形成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向他們表達你為什么會有那種感覺。“你知道那件事讓我有什么感覺嗎?”這樣問是不健康的。
表達你的感覺只會讓孩子不再聽你說的話或者感覺到內疚。現在的大多數孩子一聽到令他們內疚的感覺就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記住,孩子在十八歲之前要依賴父母,他們對父母的感覺不承擔責任,盡管他們可能會慢慢理解你為什么會有那樣的希望。當十幾歲的孩子反抗你的要求時,與其長篇大論地說教,不如讓他或者她說。要這樣問:“為什么你認為我希望你做這件事呢?”
要想維持管束,父母應該確信他們不期望孩子跟自己意見一致。十幾歲的孩子特別需要有以不同方式進行思考的自由并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你不強求孩子順從或者跟自己意見一致,他們就沒有必要反抗。在積極養育中,意見不一致沒關系,但要始終記住,最后說了算的依然是爸爸和媽媽。
父母需要記住,讓孩子說話比給他們過多建議或者批評更重要,過多建議或批評只能讓孩子感到疏遠。父母要敏銳地感覺到孩子什么時候真的在要求建議,什么時候只是為了看看是否能夠跟父母說話而試探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從學校放學回家后跟你講其他孩子的事情,例如違反規定、行為不尊重或者發生不正當性關系等等,父母必須注意要保持克制,不要馬上開始布道、說教、糾正或者威脅。
在下面的每一個例子中,注意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么,然后思考一下另外的回答方式,從而可以確保你的孩子會繼續跟你談話:
哈里今天數學考試時作弊了。
蒂娜當著眾人的面臭罵了她男朋友一頓。
克里斯今天逃課并在視聽室里跟人鬼混。
今天羅杰老是扯我頭發,我揍了他。
我覺得理查德先生真的很蠢、很無聊。他對我們的要求太多了。
蘇珊今天累壞了,昨天一整晚她都沒回家,喝得酩酊大醉。
當十幾歲的孩子說這些話或者類似的話時,他們是在試探,看是不是真的能說或者你是否會開始布道、說教、管束或者糾正他們或者他們的朋友。父母不要直接回應,要先問孩子怎么想。然后父母可以問:“你認為我會怎么想?”記住,如果你能夠傾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就會繼續跟你說。
如果父母立即開始糾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或者開始給其他父母和老師打電話說這個問題,那么孩子會馬上停止說。父母不要想著去解決問題,而是要先停一停,克制一下,不要給出建議。要保持傾聽,并試著回憶一下自己十幾歲的時候做過的一些事情。
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想保持對孩子的影響,必須要讓孩子感覺到和父母之間的聯系,而只有當他們感覺到父母在傾聽的時候,才會感覺到這種聯系。
在聽了一天中發生的事情之后,有時候可能需要做點什么。可能某個孩子有不正當的性行為,或者說了些很粗魯的話,這時父母應該敲響警鐘。父母必須注意,不要對此采取行動。應該先問問孩子認為該做些什么。聽了孩子對此事的想法之后,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如果需要做點什么,你們兩個人可以一起想出一個合適的做法。
當溝通被阻斷時,孩子可能會受到顯然失去了管束的其他孩子的影響,或者受到不健康的影響。如果某個孩子對你的孩子很惡劣,但你的孩子不想讓你給他的父母打電話,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最好尊重孩子的意思。十幾歲的孩子知道,你也應該知道,如果你傷害了孩子的信任,以一種在孩子看來不公平或沒有幫助的方式利用孩子告訴你的信息,孩子就再也不會向你傾訴什么了。
把孩子送出去
有時候,被寵壞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在自己的房間待得久一點。在監護之下,到一個發展中國家去或者和最喜歡的阿姨、叔叔或者祖父母待在一起,或者在導游的帶領下到森林里去,都可以幫助他恢復真實的自己并重新感覺需要由別人來管束他。在有人監護的情況下,離開家去進行一些活動,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可以極大地改善他的態度。
通過感覺到失去了管束并且需要依賴他人,可以使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重新感覺到對來自父母的指導和支持的需要。按鈕被再次按了下去,喚醒了她對父母的愛的需要,喚醒了她與父母合作及讓父母高興的愿望。
放學后在外面打一份零工,上一些私人課程,或者加入一個小組,都是很好的機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對教授、指引和監督的需要。十幾歲的孩子需要有家庭之外的某個人來指導他們。如果他們在工作時得不到老板的指導,得不到老師或教練的指導,就更有可能受到步入歧途的同齡人的影響。要想在家里保持對孩子的管束,在外面的時候也一定要讓孩子受到監督和指引。
用“我希望”代替“不要”
在孩子九歲左右形成邏輯思考能力之前,說“不要”會起到反作用。當你說“不要跑”時,孩子心里會形成自己正在奔跑的畫面。他們不會慢下來,奔跑的欲望反而會更加強烈。孩子通過頭腦中的意象來學習。當他們頭腦里出現某件事情的畫面時,很快就會采取行動。就好像他們根本沒有聽到“不要”這個詞一樣。
當你說“不要”時,實際上讓孩子更加想做那件你叫他們不要做的事情。
現在,設法不要去想藍色。因為努力不去想藍色,你反而被迫去想它了。當你對孩子說“不要打弟弟”時,他當時在自己的意象中實際上看到的是自己正在打弟弟。“不要”這個詞實際上讓孩子更難合作了。
對孩子說“不要玩食物”會使他們腦子里浮現出自己正在玩食物的畫面,實際上增加了他們想要玩食物的欲望和沖動。當有機會時,他們就會開始把食物搗碎。
父母經常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我告訴過你不要在屋里扔球,為什么你還在屋里扔那個球?”這種情況下,孩子誠實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有時候,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在屋里子扔球。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在思考,而只是把腦子里的畫面付諸行動。
認識到這一點后,父母就應該不再說“不要”了。如果父母忘了,“不要”脫口而出,也可以很容易就糾正過來。通過用積極的態度改變要求或指令的措辭,就可以形成有益引導的畫面。如果你碰巧說了“不要跑”,那么就調整一下“不要”的說法,接著說:“我希望你慢點兒走。”
詢問孩子的想法
孩子到了九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形成邏輯思考的能力。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詢問孩子的想法了。如果孩子在下午的時候要冰激凌,父母可以說:“你覺得呢?那是個好主意嗎?”
除了更多詢問孩子覺得應該做什么之外,父母也可以開始解釋為什么希望孩子做某件事情了。孩子九歲之前確實不理解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的想法。說“我希望你現在上床睡覺”對九歲之前的孩子是最好的,九歲之后,父母就可以說:“我希望你九點鐘睡覺,這樣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時候你就可以休息得很好了。”
下面是一些如何要求九歲以上的孩子的例子。
·請你安靜點兒好嗎?現在,我希望你聽我說,我就可以解釋我們要干什么了。
·請你不要再打你妹妹了好嗎?我希望你有話好好說。打會傷了她的,她就不想再跟你玩了。
·請你幫我一下好嗎?我希望你把盤子拿到洗碗槽去,因為洗碗工作量很大,有你幫助我就輕松多了。
·請你收拾一下這兒好嗎?我希望你把玩具收起來,因為你把它們放在那兒,別人可能會踩到的。你把東西收起來之后,房間看起來就整潔多了。
·請你整理一下你的房間好嗎?我希望你把東西收起來。如果你把東西整理好,那么下次你就知道去哪兒找了。
如果九歲以下的孩子問“為什么”他或者她應該做那件事,解釋一下理由也很好,但如果孩子抵制,就不要解釋了。父母應該牢記,九歲以下的孩子確實沒有能力理解邏輯或者理由,沒有能力在實踐中運用邏輯和理由。
父母鼓勵九歲以下的孩子的時候不要用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要求。當孩子不肯聽從你的指導時,孩子應該合作的惟一理由是因為他是孩子,你是主導者,而且你希望他合作。記住,每個孩子內心深處的天生原則都是配合你的意愿。
養育的挑戰
養育孩子始終是個挑戰,但積極的養育是一個更大的挑戰。盡管開始學習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是值得的。從長期來看,養育不僅變得容易了,而且也對你的孩子有益。當你的孩子經歷成長的不同階段時,你可以在每一個轉變之處作好準備。
當你運用積極養育的新技巧時,有時也會失敗,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失敗的。你很快會感覺到自信和平靜,因為你知道你正在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幫助。你無法改變他們的內在命運或者消除他們特有的問題,但你可以給予他們面對逆境、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支持。
對于每一種新的技巧,都會有一個學習曲線。在它變得容易前,會變得更難。你剛認為它起作用了,卻又馬上遇到了挫折,不知道該怎么辦。當你的方法似乎不起作用時,或者你不知道該做什么時,就該復習一下《孩子來自天堂》了,你很快就能重新發現忘了的東西。通過再次運用積極養育的五個技巧,你會重新回到正道上。
即使你每件事情都做對了,還要記住孩子不是完美的。他們需要犯錯誤,需要經歷挫折。他們需要遇到問題和挑戰,才能塑造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能力。盡管他們非常需要你的支持,但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需要自己去學習,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
正如你不能期望孩子完美一樣,也不能期望自己完美。犯錯誤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成功養育的一部分。如果每件事情都太容易,孩子就無法培養堅強的品質。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原諒父母的錯誤和不足,那么他們就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
成就偉大的禮物
給孩子發現和表達真實自我的自由,你就給了他們成就偉大的禮物。歷史上所有的偉人、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領袖都能夠對過去的常規說“不”并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他們有夢想,并能夠追隨自己的夢想。當其他人反對或者不相信他們時,他們有力量相信自己。偉大總是在別人的反對中鍛造而成的。每一個成功的故事都充滿了迎著各種反對奮勇前進的例子。借助于對別人說不的過程,或者拒絕常人的思考方式并且不盲目地遵從慣例,才能培養出創造性、鍛造出偉大。
積極養育的五個原則中的每一個都有助于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是給予孩子成就偉大的特殊禮物。它們是:
1.允許與別人不同——讓孩子能夠發現、欣賞并發展自己內在的獨特潛能和目標。
2.允許犯錯誤——讓孩子能夠進行自我糾正,從錯誤中學習,并獲得更大的成功。
3.允許表達消極情緒——教會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并發展對自己感覺的認識,使得他們更加自信、更富有同情心并更加合作。
4.允許要求更多——幫助孩子發展健康的意識,意識到自己應該得到什么以及學會延遲滿足的能力。他們能夠要求更多,然而,對已擁有的一切也感到快樂。
5.允許說不——讓孩子能夠鍛煉他們的意志,并確立真實、積極的自我意識。這種自由加強了孩子的心智和意志,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要求、感覺和想法。允許反抗權威是全部積極養育技巧的基礎。
我希望這本實用的養育指南能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領路人。為人父母是一件艱巨的任務,但我們也都知道這是最有回報的任務。要想讓你的養育工作輕松點兒,可以向其他同樣運用積極養育技巧的父母尋求支持。
讓這本指南在你為人父母的過程中幫助你。祝愿你的孩子成長為自信、合作、富有同情心的人。祝愿他們不管是在外面的世界,還是在自己內心世界中,都獲得成功。祝愿他們的夢想成為現實,也祝愿他們能夠在家庭及友誼中體驗到持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