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陳女士就帶著她才6歲的兒子來找心理咨詢師。今年春節,堂嫂一家來陳女士家做客,還帶來了一個漂亮的堂妹。“本想自己兒子這下可有玩伴了。可誰知,才兩三天時間,兒子就嫉妒偷偷剪壞堂妹的新衣服。”專家指出,家長的過分嬌寵,令很多獨生子女處處要占上風,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做得好,也不愿聽夸獎別人的話,嫉妒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嚴重的通病。作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過強的嫉妒心理,應及時進行疏導。
堂妹到來激起兒子嫉妒心
陳女士說,當時第一次見面,大人紛紛夸獎堂妹人長得漂亮,新衣服也很美,兒子就露出嫉妒的眼神,故意上前拉扯堂妹新衣服。被制止后,他就很不高興地跑開不理人了。
陳女士告訴心理咨詢師,以后兩天,兒子的反常行為變本加厲了。大人給堂妹壓歲錢,他突然搶了就跑。還又哭又鬧地說,自己壓歲錢少了,給堂妹的多了。吃飯時,他故意把湯弄翻在堂妹桌前,然后告狀說是堂妹弄翻的。當大人們因他表現不好,拿堂妹給他做榜樣,批評他時,他就會恨恨地說:堂妹不好,堂妹臭!之后,他再也不理堂妹。甚至還會跑過去,故意推小姑娘一把。直到大前天晚上,兒子竟發展到惡作劇偷偷剪壞了堂妹的新衣服。事后,他竟洋洋得意。故意在父母等大人面前炫耀自己“能力”。
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呢?陳女士問心理咨詢師:難道這么小的孩子就有強烈的嫉妒心嗎?
“嬌”“驕”兩氣獨子更易嫉妒
心理咨詢師張華指出,嫉妒是與他人在比較過程中,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待遇、享受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這種情緒很復雜,羞愧、憤怒、怨恨等等兼而有之。
小孩子有嫉妒心理嗎?有人覺得這么小的孩子不太可能。
其實科學證明,嫉妒作為一種心理活動產生是很早的。有人做過實驗,15個月的孩子,如果媽媽當著他的面抱別的孩子,他就會有所反應,非要讓媽媽放下別人抱自己,并緊緊摟住媽媽,好像在說:“這是我的媽媽,不是你的。”
生活中我們發現,好多種情況都能使孩子產生嫉妒。
比如,家里來了別的小朋友,媽媽夸贊幾句或表示親昵些,自家的孩子就會嫉妒,對外來的小朋友采取不友好的態度。
如果別的小朋友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自己沒有,心里就會不好受。
兩個孩子玩游戲本來好好的,一個孩子看別人搭積木搭得又快又好,自己卻怎么也搭不好,他很著急,索性把兩個人的積木全都推了,“我搭不好,你也別想搭成!”……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這樣的例子很多。可見嫉妒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應。
現在的城市家庭大都是一個孩子,由于整天眾星捧月一般,許多孩子都染上了“嬌”“驕”二氣,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做得好,也不愿聽夸獎別人的話,嫉妒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嚴重的通病。
嫉妒是一種低級情感。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愛指責別人,或想辦法讓別人不如自己。
有些孩子還會性格逐漸變得古怪起來。這些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說是有害的。
作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過強的嫉妒心理后,應及時進行疏導。
心理專家開出“戒妒”良方
心理咨詢師張華為陳女士開出“藥方”:首先,要防止兒童過強的嫉妒心理的產生。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孩子,注意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
家長對孩子的表揚,稱贊要恰當,不能過分夸大,應該客觀,實事求是。要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既表揚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又要指出還存在的不足,以免由于孩子盲目自滿而產生“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的心理。
其次,對已經產生嫉妒心理的孩子要做工作。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別的小朋友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他們平時是怎么努力的。以防止孩子只看見別人獲得獎勵,而忽略別人付出的勞動過程,對那種處處要占上風,事事以自己為中心,愛嫉妒,不容人的孩子,家長也要嚴厲批評,使其認識錯誤,奮起直追。要避免孩子受自悲、自棄、攻擊等不良心理的影響。
再有,一般的孩子見別的小朋友受表揚,往往心里會不太好受,家長此時應注意進行感情引導,也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另一種積極情感來沖淡和代替傷害性的情感。比如,家長陪孩子聊聊天,用溫柔的話語,鼓勵的目光,給孩子以暗示,表示自己的希望。
這時家長不能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人家怎么能做好,你真笨!”“沒出息”等等。因為這時孩子已經是妒火中燒了,再聽這些,無疑是火上加油,不但鼓勵不成,反而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嫉妒心的孩子,多數有自卑感,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只知道嫉妒強者,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內耗。
所以,家長應培養孩子從小就養成寬容,厚道,友善等健康的心理品質,讓兒童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不驕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