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究兒童發展的專家建議父母,在孩子叛逆違抗時,試著跟孩子講道理,然而,操作起來往往行不通,因為這是一個孩子和父母爭奪權柄的階段,不管孩子和父母在爭什么,真正的重點在于: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一旦戰爭開始,跟孩子講道理作解釋似乎不太奏效。
有些人主張,如果使用得當,體罰應該是一項比較管用的工具,特別是對年幼孩子的教育。只是體罰也有對錯之分,要運用適度。做父母的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把自己的怒氣和沮喪發泄在孩子身上,也沒有權力在外人面前處罰他,或羞辱他。
適當的管教應該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美國的一位對兒童教育素有研究的心理學專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確立的一些適度管教的原則。
對父母的教育很有借鑒意義:
事先設定管教的界限。在孩子違反規定之前就把規定講清楚,一定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期待和理由。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犯錯或不小心釀成意外而體罰他。不要因為他昨天忘記做什么事,或不小心打碎了杯子這些事而處罰他,這些行為不是孩子故意違抗。而且體罰對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適用。
孩子適度管教才不傷自尊 圖
處罰孩子后,記得張開雙臂擁他入懷。孩子被罰后,可能需要被疼愛和肯定,父母此時應該緊緊擁抱他,并且告訴他為什么受罰,以及下次應如何避免挨揍。此時的溝通,更容易建立彼此間的融合。這時如果做父母的賭氣,讓氣沖沖的孩子回房反省,便錯失了溝通的良機。
如果你放縱孩子任性,不受管教,往往會形成孩子極端的自我中心的個性。而在愛中管教孩子,注意不傷及孩子的自尊,才能培養性格健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