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有關“網絡成癮”被納入精神病范疇的規定,引起不少議論,很多父母都認為“網癮”是孩子貪玩、缺乏自制力造成的。而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患上網癮,父母要承擔很大責任。如果父母也接觸網絡,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有利于孩子回歸現實生活。
網絡成癮引
發問題多多
網絡成癮的弊端很多,有的已經凸顯出來。記者了解到,沉迷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迷失在虛擬世界中,自我封閉,脫離現實。本市心理咨詢師協會的顧問呂庭珠表示,有的孩子因上網成癮導致感情淡漠、精神恍惚;有的孩子因沒有錢上網就說謊要錢甚至攔路搶劫,偷竊財物,導致犯罪,有的孩子連續幾天幾夜泡在網吧里,精神過度緊張,甚至猝死在網吧。
本市希望之星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心的王虹翔教授擔憂地說:“由于青少年長期上網處于匿名虛假的環境之中,會對網上信息產生懷疑,時間長了就容易養成欺詐心理,并會把這種心理帶入現實生活中,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形成多疑的偏執性人格,最終影響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
孩子患網癮父母有責任
網癮問題亟待解決,但說到孩子們為什么沉迷網絡,很多家長把原因歸結于孩子貪玩、不思進取。但確實是如此嗎?有的家長滿足了孩子的身體需求,卻沒有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孩子們有了成績得不到表揚,受了委屈也不被理解,就會感到學習、生活沒有趣味,這些就是網癮者真實的心理感受。本市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心首席咨詢師郭曉榮認為,網癮可以理解為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問題,在匿名的保護下,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承擔任何后果,觀點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響就越大、回應就越多,使得孩子們可以充分展現自我、實現自我。
此外,一個人可以同時與很多人遠隔重洋進行交流,平時比較內向、缺少關愛的孩子深感孤獨和無聊,在網上卻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煩惱,充分滿足其交友需要。而且,很多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遭到家長的斥責以及老師、同學的蔑視,所以才會上網打游戲,不斷“練功升級”,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找回自尊、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其他專家也認為,孩子網絡成癮,家庭、學校、社會要承擔很大責任,絕不能一味地把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
應正確引導“網癮”孩子
家長面對孩子網絡成癮總是“恨鐵不成鋼”,對孩子只是一味指責。其實,父母應該積極地與孩子平等溝通,同樣也接觸網絡、參與到孩子喜愛的網絡節目之中,從而進行正確的引導。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僅影響親子關系,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汪潔認為,家長應多了解一些網絡知識,要客觀全面地認識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既不能讓孩子沉迷網絡,聽之任之,也不能簡單地限制孩子上網甚至談網色變。本市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顧真也建議,應發揮校園局域網的重要作用,開設“聊天室”“交誼室”“學習互助室”“學習方法研究室”“知識寶庫”“新書介紹”“名人名言”“好人好事”“心理健康咨詢室”等,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