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過去了,看到女兒人不大,已經學會過自己的“小日子”,我由衷感到,當初在讓她在用壓歲錢中學理財,真是做對了。
給壓歲錢,是我國長輩關愛晚輩的古老傳統,我女兒的長輩們,有的是私營企業主,有的是個體經營戶,有的是外資企業的白領,有的是國家級科研所的科技人員,他們的收入都很高,女兒上幼兒園起,長輩們的壓歲就已經有幾百元了,我夫妻倆值得陰工作,也不差女兒那點錢補貼家用,每年的壓歲錢都留給他放在她的存錢罐里,然而,不久便發現,如此放任自流實在不妥。
那年春節后沒幾天,女兒中午沒也沒回家吃。直到下午才回來,人還沒進門,便飛進來幾只大氣球,提著大包小包的,一樣一樣變戲法似的朝外拿東西,都是些小吃物、小玩具,我一看,知道女兒今天花了不少錢,一問,果不其然,連街頭小吃攤的消費趲超市里的消費,這大半天,女兒竟花去100多元,老公見女兒這樣大手大腳地亂花錢,很生氣,厲聲批評:“你個小丫頭,一點也不曉得好歹,從小茂上亂花錢的壞毛病,你可知道100多元,夠工廠女工苦一個星期的了。”女兒滿不在乎地回嘴:“我花自己的壓歲錢,”老公見女兒不服氣,火氣更旺,將桌上女兒買回的小吃物、小玩具摔得滿地都是,女兒受不了委屈,嗚嗚地哭開了,我連忙勸止老公,又教育女兒:“你爸也是為你好,老師不是經常教育你們節約是美德嗎,像你這樣瞎浪費,就不是好品行,改天問問你們老師,浪費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這一招果然奏效,女兒不哭了,乖乖地拾起地上的小吃物、小玩具,回她房間去了。
那晚上,我和老公聊了很久。我們都感到,女兒亂花壓歲錢,也不能全怪她,小孩子不懂事,大人放任自流就是放縱,問題出在女兒身上,根子卻通在我們做父母的身上,今后再不能這樣下去了,翌日,我便將女兒剩下的500多元壓歲錢,全都收繳過來。
計劃用錢的女兒
對女兒壓歲錢一律上繳,雖然堵住了她亂花錢的源頭,但是過不久我就發現,這樣嬌桿過正,還不是個好辦法,女兒雖然失去了奪壓歲錢的支配權,卻經常向我們要錢買東西,我們如果沒有零錢,給整數,找下的零錢都用完,大手大腳亂花錢的習慣仍沒有得到改正。
看來,對女兒壓歲錢一律上繳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養成女兒節約的美德,還得使新辦法。又過春節,女兒收到了近1000元壓歲錢,我和老公準備再次進行全額收繳時,閑談中忽然想到,讓升入小學女兒對壓歲錢的使用訂立計劃的辦法,說不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將女兒領上節約用錢、科學理財的軌道。
第二天,我幫女兒訂了份壓歲錢使用計劃,讓她按照“先學習,后生活;先添衣,后零花”的次序安排支出,并嚴格要求“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當年支出不得超過壓歲錢收入總數,這招真管用,自此后,女兒用錢有了計劃約束觀念,隨意亂花現象大為減少。
不過,小孩攀比心理強,受新鮮感的刺激,女兒常常會向我要錢,購買計劃外的新鮮玩藝,有時我不給,就撒嬌甚至使小性子,搞得大人小孩子都不愉快,為了養成她自主控制沖動消費的意識,第二年,我又指導女兒學會記收支流水帳,每用一筆錢,都記清時間、用途、用量以及壓歲錢總數還剩多少,讓她自己對壓歲錢的財務狀況心中有數,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量入為出的想法,每當用錢記帳時,總要想想當年還有多少錢可供支配,不知不覺地走上了節約消費、合理理財的道路。
銀行儲戶的女兒
女兒升入小學高年級后,我感到,孩子大了,父母不能總給她當壓歲錢保管員,得讓她真正自主理財,于是,便幫她到銀行開了個帳戶,將收到的壓歲錢都存入銀行,并將活期存折一交給她自己保存,用錢自己到銀行去取,家里的支出流水賬還照樣記。
半年多后的一天,女兒到銀行去取錢,回來高興地告訴我:“媽,我存折本上多了13元8角6分錢,銀行阿姨說,這是半年的儲蓄利息。錢存在銀行里能‘生錢,這些錢,不就是我自己’掐的嗎?“我肯定地點了點頭,那以后,女兒懂得了以息生財之道,產生了不斷增加自己財富的欲望,可用可不用的錢就自覺不用,一些列上計劃的支出都節約不花,每年下來,壓歲錢都有節余,更讓我高興的是,她一有錢就存到銀行自己那個帳戶上去。去年學校學期結束時退還給學生的學雜費節余款,她一分不留地存入銀行,現在,她存折本上的錢,連本帶利已經超過5000元。
會過“小日子”的女兒
在用壓歲錢中學理財,使已成為中學生的女兒很快學會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過去訂立壓歲錢使用計劃時,她與我的想法總難一致,特別在零花錢安排上,她總向我要求多一些,如今,不用我說,她就能科學安排好自己支出計劃,去年,她給我看的壓歲錢使用計劃,已經將每月的零花錢降到5元。
我問她為什么這樣定,女兒說:“學習上的錢是該用的,該用的就要用,零花可花可不花,能省就要省。”后來發現,女兒不但該省的零花用用得省,每月5元一直未超余,。而且該用的學習支出也能省卻省,前些天買學習參考資料,聽說一家個體書店價格便宜,多跑好幾里路去買,回來后還坡富哲理地對我說:“省來的就是賺到的。
”昨天,她又對我說:“媽,我有個計劃,到初中畢業時自己節約余8000元,上高中的費用,就不用你和爸花了。“看她一本正經的樣子,我高興地發現,女兒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