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小冉3歲時,時常說謊,令全家都很頭疼。我了解到3歲的孩子尚不能區分現實與想象。例如:小冉聽別的寶寶說去游樂場玩飛船了,很是羨慕。她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我們開的汽艇可快了!”
這時,她說的話就是因羨慕小朋友而產生的想象,并不是事實,但也沒有惡意和破壞行為。所以,我沒有訓斥或懲罰小冉,而是在假日落實了她的想法。在生活中我采用了幾種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改掉說謊的不良習慣。
不給孩子說謊的機會
一次,我偶然看見小冉在床上吃草莓,看見我來了,她馬上就把手背在了后面。在她明知道犯錯的情況下,我說:“媽媽看見你在床上吃草莓,如果草莓掉在床上該多臟呀 , 床單也會很不好洗。”小冉聽了馬上搖了搖頭說:“媽媽我以后不在床上吃了。”
我很直接地告訴她我看到的一切并且表明我的態度,小冉馬上承認了錯誤。如果我問:“寶貝,你在床上干什么?”這就給了她說謊的機會。她也許會說:“我在床上撿到一個草莓,我就啊嗚一口吃了。”
在我的說法面前,孩子在事實面前沒有說謊的機會;而后者的問法中給了孩子說謊的機會。所以,我選擇用第一種表述方式,不給孩子說謊的機會。
引導孩子說出事實真相
在小冉做錯事時,我往往不責怪她,而是用和藹的語氣耐心地引導她說出事實的真相。
例如,小冉在床上吃草莓承認錯誤后,我接著對她說:“媽媽相信你是個好寶寶!能告訴媽媽為什么在床上吃嗎?”小冉聽后從身后拿出咬掉尾部的許多草莓:“媽媽上班累,我給媽媽咬好了,躺在床上就能吃了。”聽了女兒的一席話,我緊緊地把她擁入懷里,親親小冉,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假如我不引導孩子說出真相,也許我會一直認為她做錯了事,而孩子也會從今以后越來越不敢和我說話了,這會導致我對孩子管得越來越嚴格,孩子反而會因避免訓斥而說謊,這將導致不良的惡性循環。
發揮信任與激勵的作用
在教育女兒時,我總是用信任的方式與她進行交流,減少警告等用語的使用,這樣孩子充分感受到我對她的信任,做事就會做得更好。我常說的句子有“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好”、“你真棒”、“媽媽為你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
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生活中我要求愛人和我要以身作則,以誠實為女兒樹立榜樣,努力做到在女兒面前不失信、有信用,做到有錯就改等。
經過一段時間潛移默化的教養環境的熏陶,小冉從最初的“說謊”過渡到有錯就改,到能夠勇于承認錯誤,真誠地面對錯誤并和媽媽說心里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人見人愛的小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