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可能聽說過CSC赴美夏令營的事,夏令營的隨行記者傅樺先生講了這樣一個小片斷:剛上初一的北京男孩程遠英語水平低,到了美國用英語上課時,“幾乎一點也聽不懂”。可是,不到一個月,他不但英語口語呱呱叫,還能用英文寫出長長的文章。
程遠的巨變是教育的神力所致,而核心是信心十足。誰能想到,當他聽不懂英語時,居然寫出一篇妙趣橫生的文章《聽不懂的快樂》。他說:“聽不懂的最大好處是:聽不懂是聽得懂的動力、開端。什么事都要從頭做起。沒有聽不懂,就沒有聽得懂。從不會到會,不需要付出太多,只要用心即可。”試想,有了這樣的健康心態,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
身為家長的我們,請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贊揚,“捧捧”我們的孩子,給他們一個鼓勵的微笑,拍拍他們稚嫩的肩膀,張開雙臂用擁抱傳遞你的信任……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這將成為它們受用終生的寶貴財富。
讓孩子喜歡受教育,有興趣,才有情趣
現在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年輕的父母們從剛剛懷孕就已經在按照零歲方案進行教育了,孩子從一、兩歲就開始上幼兒園,六歲上小學……彈鋼琴、跳芭蕾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家常便飯,珠心算、奧數也越來越早地走入了孩子的生活。孩子們的時間被填得滿滿當當,而他們的臉上過早地出現了疲倦和擔心。家長們是否想過,在這眾多的教育內容背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我們全家從加拿大回到北京的時候,我的大女兒三歲多,正是嘰里呱啦講英語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多么希望她在北京也能保持這一口純正的英語呀,于是只要有機會我就會跟她說英語,可是沒幾個星期,她就向我提出:“媽媽,你別跟我說英語了!”我問:“為什么呀?”“別的小朋友都講中文,我也想和他們一樣……”于是,我們的家庭英語環節基本上被取消了,只保留了每天睡前的“Story Time”。現在,她五歲半了,隨著后來慢慢地在幼兒園和家里的感染,她現在會不厭其煩地抱著她的大英語圖畫字典讀很長時間……
我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喜歡教育本身,讓他們認為受教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而不是痛苦的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有著極強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他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 當他們準備好了,他們自然就會開始學習。科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當孩子在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他們的專注力是最強的,而這個時候的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作為家長或者老師,大人們應該努力為孩子提供和創設豐富而有教育內容、適合孩子年齡發展的和諧環境,孩子們會主動地開始學習,要求接受教育;孩子們會帶著笑容去學校,又帶著笑容回到家。由于他隨時能把注意力轉向自己感興趣的事件,所以他們也不會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