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的狀態下,夫妻即使在離婚后仍然平等地分擔親職的責任。可惜的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卻不是這么理想。雖然站在法律的立場愿意認可和鼓勵雙方參與合法的監護,但是離婚的協定往往只將監護權交給一方。因此當你沒有得到監護權時,這意味著你不能和孩子有日常的接觸,你很少有機會抱抱你的孩子或處理孩子學校的問題。你和孩子的見面似乎變成有點公式化,隔一星期或一段日子才能看到孩子一面。當然,你的前夫(妻)得到更多和孩子相處的機會,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她)可能也有不同的問題,從此你們要單獨面對和處理問題 。
接受事實
你對監護權安排的滿意與否,影響著你給孩子需要的支持多寡,所以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沒有孩子監護權的事實。當然,監護權有時會有改變,假如你希望未來擁有監護權,你必須接受現在沒有監護權的情況。是的,沒有孩子的監護權總是不好過,因此建立一些合理的想法會使你心里平衡:
★你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你是否擁有監護權。
★你孩子的成長好壞不在于你是否擁有監護權。
★內疚于事無補,對你個人和孩子都是如此。
★別人的一些批評或意見,對你現況的改善毫無幫助。
★不管你是否和他們住在一起,你可以和孩子建立一種良好、支持性的關系。
一旦你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你的孩子也會學習著適應和成長。
心理調適
沒有監護權的母親
一般的觀念多認為母親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而母親若失去監護權那一定是她有問題,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是不正確的。有一些真實的理由可以解釋母親沒有監護權的原因,如經濟上的限制、事業的發展、對方可以給孩子較多的照顧等,當然還有其他許多原因。然而,沒有監護權的母親常會感到內疚,此時應找出排除內疚的方法,因為罪惡感只會困擾著你和孩子的關系,也有礙于你個人的生活。在這世界上,有上百萬的媽媽跟你一樣,你不是一個人孤單地面對自己的問題,去尋找同伴,而且當你讓別人知道孩子并不在你身邊時,你可能會找到一些和你有相似情況的母親。國內一些機構,如晚晴協會、基督教婦女展業中心等機構的一些母親們,都可能成為你的同伴。不要怕!去尋求他們的資源、支持和協助。
坦然平衡
即使你不和孩子住在一起,你仍愛你的孩子,是吧?或許你會擔心對孩子照顧不周,但是愛和監護權的有無是兩回事。有時放棄監護權反而是一種愛的表現。你愛孩子和你因監護權安排而產生的內疚也是兩回事,你必須加以區分。相對地,你也會害怕孩子不再愛你,請牢記在心的是不管什么情況,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仍會愛你。也許會有人批評你做母親的失職,尤其是一些長輩們可能會責怪你沒有監護權就是沒盡到母職。對于這問題,這里無法提供你神奇的答案,只能告訴你,你已是大人,而且與長輩們成長的時代不同。先想辦法試著溝通,假如他們不能了解和支持你,那是他們的問題;請放寬心,千萬不要認為說服不了他們是你的錯。
沒有監護權并不會減少你給孩子的情感支持。假如孩子的年齡是嬰兒期之后,只要隨著他的成長漸進地解釋情況和原因,答案盡量簡單和誠實。理想上,在事情發生的初期,父母雙方應一起向孩子說明,以下的一些做法可供參考:
★情況的敘述,如“你爸爸和我決定,你和他住在一起對你比較好。”
★以口語和肢體語言向孩子保證這種安排是基于愛。
★清楚告訴孩子,他將住在那里及任何可能想到的生活安排。
★告訴孩子何時會見到你,以及他們期望你多久來看他們一次。
★告訴孩子和你聯絡的方式及保持聯絡的承諾。
★給孩子機會表達他們的感受及提出安排上的疑問。
以上的做法可能會隨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一再重復,其中有的會比其他要做的多些;因為幼小的孩子可能比較關心他們住在那里或誰來照顧他們,而大一點的孩子則可能多些情感上的問題。在一起討論后,還要給孩子和你們分別單獨談話的機會,也許不是當時,但不要拖得太久。因為孩子在一對一的談話中,較能自在的表達內心的感受,如果有其他兄弟姊妹或父母另一方在場,反而很難說出口。
不再自責
沒有監護權的母親常會掉入“如果”的陷阱,通常這種想法和感受常發生和孩子分開的頭幾個月,或孩子有重大問題發生時;尤其是你在生活中一些轉變之初,你會對自己的生命、婚變、監護權的安排產生懷疑。假如一不小心的話,“如果”的聲音會愈來愈大,好像這樣:
如果……
★我是個好媽媽,我就不該和我的孩子分開。
★我努力爭取的話,我會擁有孩子的監護權。
★不是過分重視自己的事業的話,我會和孩子在一起,也不會感到孤獨寂寞。
一旦你能真誠地接受自己的情況,這“如果”的聲音很容易過去。然而,有時這種感覺表示你需要做些調整,如經常去探望孩子,或隔長一點時間去探望一次,也可多寫點信或多打點電話給孩子。有時,你或孩子面臨大問題時;如你失業了、感情上又一次挫折;或發現孩子有了麻煩或受傷了,這“如果”的聲音又會重現,好像這樣:
如果……
★我仍擁有婚姻,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失落和無助。
★我有監護權,我就可以好好保護孩子了。
★孩子跟我住在一起,他就不會出事了。
“如果”的聲音會跟著任何事情的發生出現,出現得愈多表示你愈不能面對現在。有時是需要做一些調整,有時卻什么也不做,例如停止責怪自己,因為責怪自己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現實。
沒有監護權的父親
一般人通常不期望男人會照顧孩子,因此家人和親友也較少給沒有監護權的父親壓力。因為他們大多認為母親應該擁有監護權,但是沒有監護權的父親也同樣面臨一些問題,而最主要的問題正是由于別人對父親的期望較低,而使他們得到的情感支持較少,他們只是被期望付出孩子的教養費用,卻非付出愛的關心,因而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機會減少。
坦然平衡
其實大多數的父親都愿意參與教養孩子的歷程,然而由于離婚和沒有監護權會感到內疚、生氣或怨恨。身為父親者可能會否認自己失去監護權,這樣只有造成與前妻、孩子溝通關系中的障礙,你必須要面對自己的心結,然后走出來,如此才能給自己和孩子都需要的情感支持。沒有監護權的父親常常覺得自己和孩子的關系不如他們母子的關系。也許前妻又讓探望孩子的事變得困難或不可能,再加上情緒、工作或其他挫折等問題會使自己更難過。然而,建立和維持一種父子關系十分重要,也是值得努力的。別忘了!只要給孩子機會,他會而且愿意愛你,以下有一些供參考的方法:
★定期、經常性地探望孩子。
★讓孩子有機會和你住一段時日。
★鼓勵孩子打電話給你。
★互相通信或互寄傾吐心聲的錄音帶。
不再自責
沒有監護權的父親也會掉入“如果”的陷阱,特別是想念孩子或不認為照顧孩子只有母親才行時。“如果”的聲音可能是這樣的:
如果……
★我是個好丈夫,我就可以挽救這婚姻。
★過去工作不這樣忙的話,我就可以多和孩子在一起。
★早知道這么想念孩子的話,我拼命也要爭取到監護權。
★我夠堅強的話,我就不會這么痛苦。
“如果”的聲音使你離開現實,使你失去和孩子分享仍可擁有的快樂時光。“如果”意謂著你必須做一些調整。因此,不要再自憐和內疚,在做調整前先慢慢澄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以愛出發
監護權的安排并非不可以改變的,也許當孩子大了些,也許你的前夫(妻)想休息一下,也許你可循法律的途徑重新爭取到監護權等。但是要特別留意的是這種改變常會令孩子感到困惑,甚至使事情變得更復雜,所以做改變前請先思考以下的問題:
★基于孩子的福祉,有什么理由說你擁有監護權比對方擁有好?
★如果你得到監護權,在生活上要做那些準備或改變?如房間、金錢、社交生活、孩子的教育等安排。
★孩子在改變后會有什么益處?列出想到的優點。
★孩子在改變后會有什么害處?列出想到的缺點。
★你的前夫(妻)同意這種改變嗎?列出說服對方的理由。
★假如要循法律途徑或打官司,這種努力值得嗎?列出值得和不值得的理由。
★考慮此刻和對方共同擁有監護權,要做那些安排?
真誠配合
父母不一定能很真確的地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但多少從孩子的言行中可以察覺出一些端倪,有時必須立即做一些處理,有時則只須讓時間慢慢呈現出問題后,再加以解決。比方說,有些專家們認為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因為認同模仿的緣故最好和父親住在一起,但是有些人卻不同意這種看法,無論如何至少值得考慮。有時,監護權的改變是由監護權的一方提出的,可能他有病纏身需要長期治療或調養等重大理由,或只是他太累了的單純原因。同時,在寒暑假期間安排孩子和沒有監護權的單親住一段時日,也可以讓有監護權的一方休息調養。當然,在離婚后一段重新適應的日子過去,也許雙方的怨恨或敵意減低,此時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如能商量共同擁有孩子的監護權,那是最理想不過的了。
不管你們的決定是什么,以及其結果會成為什么,對你自己、前夫(妻)和孩子都要保持誠實。當孩子知道不管監護權屬誰,父母雙方仍然都愛他們,孩子自然更能適應父母所做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