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快上幼兒園了,可是睡覺的時候還總是喜歡摸著媽媽的耳朵,如果不這樣,就無法入睡。寶寶是不是不正常啊?
其實,幼兒喜歡摸著媽媽的耳朵睡覺,或者喜歡抱著柔軟的被子、玩具等,都是戀物行為的一種,是嬰幼兒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心理現象,不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影響,家長不用擔心。
戀物行為與慰藉物
戀物行為是指兒童對某種特定物品的依戀,在這種特定物品——慰藉物的陪伴下,兒童能獲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離開它,兒童容易哭鬧、焦躁不安,甚至會失眠、拒食。這些慰藉物通常是幼兒喜歡的、經常使用的柔軟的用具和玩具,從這些物品上幼兒可以獲得安全感和舒適感,獲得心靈的慰藉。
其實不只是孩子,許多成人也喜歡抱著柔軟的東西入睡,這主要是因為柔軟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被子等會給肌膚一種舒適的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皮膚饑渴”。美國著名的動物心理學家哈洛曾用羅猴做過試驗,用兩個假的母猴——一個是由金屬絲構成的“金屬母猴”,另一個是用一層柔軟的毛巾包裹著圓筒組成的“布母猴”做代替母猴,結果發現小猴子與“布母猴”產生了依戀的關系,而“金屬母猴”卻沒有得到小猴子們的依戀。當把幼猴與兩個“母猴”隔離一段時間后再放到一起,此時,只有“布母猴”撫養的幼猴似乎感到一種安慰,依然保持著對“布母猴”的依戀。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身體接觸是否舒適決定著孩子是否產生依戀。所以,不管是孩子、大人,還是動物,所“戀”之物都是那些比較柔軟的東西。在這種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得到的不僅是感知覺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放松。
戀物行為與社會性依戀
戀物行為多是伴隨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而產生的,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幼兒社會性依戀的伴隨行為。社會性依戀是嬰幼兒與撫養者、照料者之間建立的情感聯結,表現為努力尋求并保持與母親和其他成人的密切的身體聯系,以獲得最大程度的舒適、安慰與滿足。而當母親離開,幼兒需要自己獨處時,為了不至于害怕或有孤獨感,幼兒自己會找到與母親有關的熟悉的物品或者自己經常玩耍的玩具作為替代性的依戀對象,并逐漸成為一種習慣,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依戀物。
適度依戀有益無害
有研究認為,依戀關系對人類一生的心理發展都是很重要的,有強烈依戀感的幼兒長大后一般具有積極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有利于社會交往。
同樣哈洛的羅猴實驗最后證明,盡管被隔離的幼猴確實出現了異常行為模式,對其成年的社會交往不利,但是進一步的實驗也證明,當這些幼猴回歸到沒有被隔離的、天真活潑的小猴子中間后,慢慢地就恢復了常態。所以,幼兒可能一時會對某件玩具或物品有依戀現象,但是只要讓他轉移注意力,多與同齡的幼兒交往,這些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袋鼠照料”與同伴交往
研究者把嬰幼兒與父母的肌膚接觸稱作“袋鼠照料”,實驗表明,這可以有效穩定、愉悅幼兒的身心,促進母嬰依戀。因此,家長朋友一定要用心擁抱自己的寶貝,多和他們進行情感和語言的交流,給他們更多的心理慰藉。
同時,為了幫助幼兒逐步擺脫戀物行為,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適當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因為孩子在一個人的時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戀物的陪伴;營造溫暖的家庭氣氛,多與幼兒交談、游戲;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麗的風景;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伙伴交往,教給幼兒適宜的交往技巧;培養幼兒正常的情感抒發方式,不要使幼兒出現孤獨感、脫離群體。
摸著媽媽耳朵睡覺 圖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需要,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情感是否正常,對有社會退縮、怕陌生人、不愿意和小伙伴交往的幼兒要給予關注,只有這樣才能對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針對本案例中幼兒睡覺的習慣,我們也提出幾點建議:
● 在睡覺之前,可以利用舒緩的音樂使孩子獲得平靜以及心靈的安撫,從而減少對特定物品的依戀;
● 睡前不要讓孩子太興奮,最好一上床就有睡意;
● 對幼兒出現的行為不要給予太多的注意和批評,而要巧妙地引導,盡量轉移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