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家里的那個“不穩定因素”搞好關系?沒問題。其實,溝通的渠道是用時間和你的耐心、愛心、細心泡出來的。
■觀察身邊“小自然”
讓孩子寫日記,他們肯定不干。不過,如果你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陪他一起去做,情況就不一樣了。
最簡單的是抓把綠豆,拿個小盤,用淺淺的水泡起來,等著它們發芽兒。加點兒難度,可以找些花花草草的種子,或者小金魚、小烏龜之類的放在家里養。這些有生命的小家伙個頭不大,花錢不多,卻足以培養起小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愛心。
如果你能適當地加以引導,比如分時段地觀察,對比它們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情況,然后簡明扼要地記錄下來,或是用畫筆、相機留下這些生命每天的變化,在假期結束之前,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觀察報告。無論現在還是若干年后,你們再次翻看的時候,一定非常有意思。
■大人小孩拼眼力
拼圖玩具雖然簡單,但在國外一直很流行。下至四五歲的孩子,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對它很感興趣。
因為拼圖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種類非常多,各年齡段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種。最帶勁的是,這種看似耗費時間的游戲,不僅磨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耐性和縝密的觀察分析能力,還能讓你在拿起最后一小片時產生極大的成就感。
買一大盒拼圖扔給孩子,并不能穩住他們的心。當然,想寓教于樂就更沒戲了。記住,你在孩子身上花多少時間和心思,就會有多少收獲。平常太忙,這次兩代人同時被“非典”堵在家中,還不趁機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項“偉業”。然后,把你們共同的作品貼在硬紙上,裝進鏡框,掛在墻上。告訴你,它肯定比你送的任何一件禮物都管用。因為,那上面每一條曲曲彎彎的縫隙里都有你對孩子的愛。你說,做這樣一件事比你一本正經地跟孩子談心簡單還是難?
■父子對弈
現在已為人父母的同志們,你們還記得嗎?小時候就盼著周末。一群小家伙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我們就為逮鄰居的波斯貓,瘋狂地追過六條街、四個胡同,最后將貓活捉,剃了個陰陽頭。類似的惡作劇實在太多,父母不得不將“嚴懲”改為“利誘”政策。
爸爸開始教我下象棋。“掛餉”的那種,一局五毛,當時那可是十根小豆冰棍的價錢呢!開始的時候很少贏,但當我花3毛錢買了本《飛象局棋譜》并加以潛心研究后,爸爸很快就成了“臭棋簍子”,最多的一個周末我贏了7塊錢。
爸爸棋雖臭,人不傻。開始教我下“連珠五子棋”,后來又是圍棋。但是,不管什么,下到最后,他都逃不出“臭棋簍子”的厄運。
終于有一天爸爸不再和我下棋,但是我也不再出去瘋跑了。一到周末,若干小棋友就會聚在一起殺個天昏地暗。那時最流行的是圍棋,看棋譜居然能讓我一看就是幾個小時,而且還津津有味。現在想起來,老爸當年對我的安撫政策的確比別人家大人棍棒相加,孩子哭天搶地高明許多。而且用在我兒子身上,估計也還能奏效。
■小房間大變臉
房地產業的火爆逗起不少人對家庭裝修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自己動手裝扮家居,因為那是展示個人品位和能力的大好時機。但身為家長的大人是否想過孩子也有這方面的興趣?
物質條件的改善,使孩子從一出生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但從地板的材質到墻面的顏色,甚至家具,都是由家長一手包辦的,孩子未必喜歡。
其實現在的孩子個個人小鬼大,上幼兒園時就開始要求自己選擇要穿的衣服,想做主人的苗頭早有顯現。既然他們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對家又有著與我們一樣深厚的感情,家長不妨聽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親手參與,孩子一定會樂瘋了。當你們共同享受成就與親情的喜悅時,在家的日子就再也不悶了。
■滿足愛好看閑書
課本和輔導材料以外的書,平日里都被家長歸在“閑書”的行列。但有益的“閑書”是培養孩子愛好,激發學習興趣最好的途徑之一。我的一位同事至今保留著小時候的摘抄本———記錄大量從“閑書”上找到的精彩詞句、章節,寫日記或寫作文時有意用上,得到老師的頻頻夸獎。今天她寫稿子能妙筆生花,當年的“閑書”功不可沒。而當年我的一些男同學從初中時就酷愛“兵器”、“航模”一類的雜志,弄得我在數學和物理成績上總是處于下風,他們日后也都成了理工科的高材生。
圖文讀物更能引發孩子的興趣,《麥兜麥麥系列》、《再見了,可魯》、《小狗杰西卡》都是以動物為主人公的圖文作品,近幾個月來在圖書市場上相當火爆的豐子愷的《護生畫集》雖然較早出版,但與上述作品一樣,是啟發孩子關注生存環境、培養愛心的優秀作品。
男孩子的愛好似乎從小就具有性別色彩,所以家長不妨讓他們敞開了看有關“兵器知識”、“航模制作”、“汽車世界”一類的雜志,只要加以正確指點,看這類書肯定會使學校的功課受益。
■樓下的放風運動
窗外是大好的景色,天天憋在屋子里也不是個事兒。拿起羽毛球拍,跟孩子到樓下的空地上活動活動筋骨,也是在家休閑的一個法子。你們都揮舞著球拍,兩人離得挺遠不說,路過的人也近身不得,該不會比呆在家里危險到哪兒去吧。所以,只要不去湊熱鬧,在住處附近跳跳繩、打打球、踢踢毽子,一家三口來一次記分賽,也能讓你們的關系親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