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父母們應該明白,愛動、好冒險是男孩的天性,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燃燒體內的睪丸素和促使大腦健康發展。
因此,當你的寶貝兒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電器時,爸爸媽媽請不要束縛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媽媽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冒險行為的:
6歲的虎子忽然對電很感興趣,有一天,他竟然拿著一根小鐵絲要去試接線板的插孔,看有沒有電。當然,這個可怕的行為及時被媽媽發現了。但是,聰明的媽媽并沒有勒令兒子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邊,對他說:“寶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東西?來,媽媽給你找個東西,比小鐵絲更好玩。”說著,媽媽帶著孩子去另外一個房間找來了一只測電筆。
孩子用測電筆去接觸接線板的插孔,測電筆的燈立刻亮了,而測電筆離開插孔時,燈又熄滅了。看著這種奇怪的現象,孩子拍著手一邊跳一邊喊:“媽媽,真好玩,真好玩!”
這時,媽媽才認真地對兒子說:“兒子,你手里拿的這個小玩具叫測電筆,它是用來檢測電線、接線板是否有電的。實際上,它不是玩具,是人們用來防止觸電的工具。你知道媽媽為什么不讓你用小鐵絲做這個游戲嗎?”
孩子若有所思地搖搖頭。
“因為電是很可怕的,它會通過小鐵絲傳到人的身體上,會把人電得很痛,有時甚至會把人電死呢。”
“那為什么用測電筆去觸電人就不會死呢?”孩子歪著小腦袋問。
“兒子,你這個問題問得真棒,媽媽問你,電線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對呀,塑料能夠包住電,所以電線中的電才不會跑出來。你看這個測電筆,手拿的這一端不就是塑料嗎?所以,它才不會使人觸電呀!”
孩子聽了媽媽詳細的解釋,很滿意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明白了,謝謝你。”
也許,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家長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給孩子講電的可怕性。但這位家長卻沒有這樣做,這正是因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長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強,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強的冒險心理,雖然這次他“試電”的行為沒有得逞,但他會在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再次進行他的冒險試驗,這樣的結果往往會更可怕。
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長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通過親手做試驗了解了電的可怕性,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再做用鐵絲試電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對電表現出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