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航,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玩積木玩累了的兒子,一聽又有新游戲,頓時來了精神:“好呀!”
“我當(dāng)‘司令官’,你當(dāng)‘士兵’,我發(fā)命令,你照我的命令去做相反的事,行不行?”(“司令官”每說出一個命令詞,“士兵”必須快速地做出與這個詞相反的動作。)
“不,我要當(dāng)‘司令官’!”3歲半的兒子爭強好勝,懂得司令官的官大。
“你知道怎么當(dāng)‘司令官’嗎?還是我先來,過后你再來當(dāng),這樣就知道怎么當(dāng)了。”他總算勉強答應(yīng)了。游戲開始了。
我看著眼前的兒子,一聲令下:“舉左手!”
兒子真的舉起左手!
“不對,‘左手’的反義詞是什么?”
“是‘右手’。”
“對了,你應(yīng)該馬上舉起右手!”兒子笑哈哈地改正過來,舉起了右手。
我又說:“睜開眼睛!”兒子眨了一下眼睛,閉上了。
“走路!”兒子剛邁出的腳縮了回來,趔趄了一下,總算站穩(wěn)了。我咯咯直笑。
“向前走!”兒子轉(zhuǎn)身向后走去。我糾正他,應(yīng)該是后退。
“抬頭!”他低下頭。
“關(guān)燈!”兒子飛快地跑到電燈開關(guān)前,把日光燈給打開了。
“放好凳子!”兒子怔在那兒,撓撓頭:“‘放好凳子’的反義詞是不是‘不放好凳子’?”只見他把不足一米遠的塑料小凳提起來就扔出去!我們倆人樂得哈哈大笑。
到他輸了的時候,我們就換角色繼續(xù)玩。游戲開始時,他還不熟練,到后來,反應(yīng)快了,動作也快了。兩人玩得滿房間跑,比飯店端盤子的小姑娘還忙。
如果是僅照命令執(zhí)行任務(wù),那么可以鍛煉孩子思維的敏捷性,反應(yīng)能力的快慢。如果照命令做相反的動作,則提高了游戲的難度,這樣又可以鍛煉逆向思維。游戲,是孩子生來就享有的權(quán)利,孩子以游戲為樂。快樂的游戲中,孩子沒有什么不愿配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