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愛的耳朵、小巧的鼻子,隱藏了不少家長想了解的疑問,且讓專家來回答家長最常提及的耳、鼻、喉問題。
部位1 耳朵
問題1
覺得寶寶有耳垢,想幫寶寶清理,卻又怕寶寶動來動去很危險,不知道該不該自己幫寶寶清潔耳朵?
專家解析
媽媽只需在每天洗澡時,用毛巾幫寶寶擦拭外耳就可以了,并不需刻意幫寶寶清洗耳朵。如果耳朵里面有水或耳垢時,可使用嬰兒用的棉花棒,輕輕轉動(不要太深入)把耳垢小心清出來,如果怕寶寶亂動,可以等寶寶睡著時再處理。
如果是太硬或較里頭的耳垢,媽媽就不要自己幫寶寶清理,最好改請小兒鼻喉科醫師來處理,以免一不小心弄傷寶寶的耳朵。
問題2
寶寶睡覺時,有一次外面突然有人放鞭炮,可是寶寶好像沒有聽到,依然睡得很好,會不會寶寶的聽力有問題啊?
專家解析
一般來說,3個月內且醒著的寶寶對突然的聲音會產大哭、暫停在做的動作等反應,也會在吵鬧的環境中感覺煩躁或無法入睡。但有時也會因為睡得很熟,可能忽略外面的聲音,所以家長也不必過于擔心。
另外,寶寶到了6個月,會轉頭注意發出聲音的玩具等,或喜歡發出咿咿啊啊的聲音與人對話,對于喜愛的音樂也會有手舞足蹈的反應。
判斷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這些常見的聽覺反應或家長感覺不太對勁時,那就不要忽略自己的想法,應立刻找醫師進行相關的聽力檢查。
有聽力問題家庭史、早產兒等,最好在出生時就先接受新生兒的聽力檢查,及早發現是否為聽力異常。
問題3
寶寶上次感冒拖比較久,最后還得了中耳炎,聽說喝奶姿勢不正確也會得中耳炎,是這樣嗎?
專家解析 小兒中耳炎是寶寶感冒時相當常見的并發癥。因為小兒的耳咽管又短又平,加上發育不夠成熟,鼻腔及鼻咽腔的病原容易從耳咽管流于中耳內,導致急性中耳炎。另外,如果寶寶平躺著喝奶,也容易因為姿勢不正確,使牛奶流至耳咽管,導致中耳炎。
判斷 中耳炎會有耳痛、發燒等癥狀。因為小嬰兒還不會說話,所以多半會以煩躁、哭鬧、抓耳朵等方式來表達不舒服。
如果醫師檢查確認為中耳炎,會用抗生素治療,治療后家長仍需到醫院檢查是否完全痊愈。
部位2 鼻子
問題4
寶寶才出生2個月,感覺呼吸聲音很大,有點像鼻塞,可是又沒有什么不舒服的癥狀,不知道這樣正常嗎?
專家解析 嬰兒的呼吸道比較狹窄、喉頭組織結膜較軟,發育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有時會有喉嚨有痰、雜音的感覺。另外,嬰兒的鼻腔也比較低窄,睡覺時尤其是半夜安靜時,媽媽可能會聽見有點大的呼吸聲音,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通常五六個月后,問題就會消失了。
判斷 如果是突然有的癥狀,那么可能是寶寶感冒了,必要時應找醫師檢查確認。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因難、喘鳴、臉色不對等狀況時,那么就要懷疑是不是有疾病,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問題5
寶寶喜歡抓過東西來就咬,還曾差點把一顆小豆子塞入鼻子,該怎么辦?
專家解析 當寶寶開始表現出十足好奇心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各種小東西都可能成為寶寶注意的目標,一旦查覺寶寶鼻子或耳朵有異物時,最好先用手電筒確認一下里面是什么。如果耳里有小蟲,可用光照把蟲蟲引出來或滴入食用油把蟲蟲淹死,再請耳鼻喉科醫師弄出來(如果是半夜,只要蟲蟲死了,寶寶就不會耳朵疼痛,可等明天再找醫師處理)。
如果耳朵或鼻子中有異物,原則上家長若不能取出時,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否則越推越往里,反而更容易受傷。
狀況6
寶寶感冒了,鼻子有很多鼻涕不知道使用吸鼻器好不好?
專家解析 如果有較多鼻涕時,可以使用吸鼻器,吸鼻器的種類繁多,媽媽按照自己的習慣和寶寶的習慣選用。
判斷 購買時,家長要留意前端要平滑、安全,以免不小心劃傷寶寶鼻子內膜。
另外,有些吸鼻器前端較粗,小嬰兒鼻腔小,有可能放不進去,家長選擇時,也要多加留意。
寶寶都不喜歡有東西放入鼻子中,所以媽媽使用吸鼻器時最好動作快一點,如果實在吸不好,就干脆請耳鼻喉科醫師處理。
部位3 喉嚨
問題7
寶寶前些天喝奶嗆到,還好最后沒事,不知道如果有異物卡住喉嚨或嗆到時該如何處理?
專家解析 若沒有立即危險性的異物(例如魚刺),可帶寶寶找耳鼻喉科醫師夾出。如果是緊急狀況,例如食物咔住或嗆入氣管,必須趕緊清除口中的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
判斷 如果此時狀況沒有解除,就將小寶寶翻轉為頭下腳上的姿勢,趴在大人的大腿和手臂上,接著在肩胛骨中間位置,用手掌用力拍打寶寶背部數下,看能否吐出異物。
急救后如果沒有解決問題,應立即撥打120。等待過程中應繼續拍打寶寶背部或施以人工呼吸。
問題8
最近天氣變化大,寶寶開始出現咳嗽的感冒癥狀,不知道是看小兒科還是耳鼻喉科?
專家解析 寶寶感冒了,如果是上呼吸道的疾病較明顯,尤其是有耳鼻喉部分的癥狀(例如喉嚨痛、鼻塞、聲音嘶啞等)時,可以選擇看耳鼻喉科;如果是出現下呼吸道疾病(例如支氣管炎、氣喘、肺炎等)或出現腸胃方面的問題,那么可以選擇去看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