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邏輯思維的被動成長
一談到“被動成長”,相信所有的父母一定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處于被動成長狀態。然而“被動”就像普羅克汝斯特斯的床,在不經意中,父母就將自己的孩子置于這個境地——“被動成長”中。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普羅克汝斯特斯之床”的故事。
普羅克汝斯特斯是一個臭名卓著的妖怪,他利用他的床殺死過往的旅客。最初他看起來是友善的主人,他將所有路過這里的人請到家里,讓他們放松一下疲憊的筋骨。但當客人入睡后,普羅克汝斯特斯就開始折磨他們。他要求客人與床的大小正合適。如果客人的腿或腳搭在床沿上,他就將其砍掉;如果客人太矮,他就將客人拉長,直至將人折磨而死。
父母導致孩子“被動成長”的常見培育現象:
孩子在興致勃勃地玩玩具……
媽媽:不要把玩具放在嘴巴里,多臟呀!我們不玩了,寶貝過來,媽媽抱抱……
孩子在床上安靜而自由的躺著……
媽媽:寶貝,來!我們現在練習爬,好的,再來一次。孩子爸爸!你看寶貝會爬了,寶寶再爬一次,給爸爸看看。
孩子自己坐在小車里玩……
媽媽:寶貝過來,媽媽抱抱,我來給教你念兒歌。
媽媽帶孩子參加早教課程……
媽媽:寶貝坐好,你看老師在干什么呢?我們也學老師一起穿珠子吧!來媽媽教你。你要是不穿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孩子在專注著開著周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媽媽給孩子指著天空)
媽媽:寶貝,看,那里有只鳥。快看快看,那邊的樹開花了,多漂亮呀!看,天上飛過去一架飛機。好了,寶貝渴了,喝點水吧!
請父母仔細想想,其實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類似情況會非常非常的普遍。父母之所以出現上述行為,其出發點不外乎: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呀!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就是讓他們多看看、多了解了解、讓他們多學學。
一切以確保孩子的安全、衛生為前提。
……
我們說,父母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幫助孩子的方法上。因為上述父母在幫助孩子的時候,沒有以打斷和不依從于孩子的興趣與關注點為特征,只是以單純的“幫助孩子”為目的,主觀的教授而已,促使孩子在此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狀態,阻斷孩子的信息采集過程,從而有可能形成孩子不良的信息采集習慣。
造成父母被動培育行為的本質原因是什么呢?
從普遍規律上講,成年人在正常的社會生存中,因為生存目的需要呈現出兩種具有普遍社會特性的習慣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
一種就是俗語說的“人往高處走”。也就是在人類邏輯思維成長到使用期后,會不自覺呈現出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的傾向性,即平視性、仰視性,這種表現是基于成年人圍繞著目的的實現而想獲得更多的“得”所產生的。
成年人這種習慣性邏輯思維行為表現有:
成年人會為接見尊貴的客人而精心籌備;
成年人會追隨自己喜歡和崇拜的名人;
成年人熱衷于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看看而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