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最大的愿望,但是爸媽可能 想不到,有時正是自己無心話語成了謀殺寶寶自信與快樂的殺手,如何彌補無心之失?請看看我們的建議。
父母無心話語對孩子的影響有時候,父母親一句簡單的贊賞,給孩子的鼓勵是無法估量的。如果一個3歲的孩子,能夠自己穿衣服系上鈕扣,做媽媽的如果說:“啊!學會自己穿衣服了,不用媽媽幫助,真了不起!”
父母無心話會讓寶貝失去自信 圖
這句話雖然很簡單,可是孩子會覺得自己在媽媽的心目中長大了,很有滿足感,因而建立了自信心,以后在生活上更加愿意嘗試自己照顧自己。
口發的箭同樣可以傷人,如“你真愚蠢!”“到底你會不會?”都會令小朋友產生挫折感、自卑感、不安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失去隨機應變的能力,更加無法解決面對的問題。
孩子常會說:“我不能做完這些習題”、“我無法拼好這幅拼圖”,這種“我不能”、“我無法”的背后,可能真正的目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是懶惰,甚至可能是缺乏信心,而這些,恰恰有可能是父母日常的話語帶來的影響。
孩子自卑的表現難道那么小的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卑嗎?那當然。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劃分的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中的第二個階段——兒童早期(1.5-3歲),就認為在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感和疑慮感。 如果,幼兒對自己的疑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就會自我持有一種肯定或否定的態度,這種態度會使得幼兒認為自己是無能的、不重要的、失敗的和沒有價值的。
自卑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過度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過度(包括從來不敢面對小朋友唱歌,從來不愿拋頭露面,從來不敢接觸生人等等),則可能內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拒絕交朋結友。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為“洪水猛獸”。
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游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經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伙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懷。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總無中生有地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