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回到家,媽媽發現她不太開心。媽媽問玲玲:今天怎么啦?玲玲對媽媽說:老師不喜歡我。媽媽說:你怎么知道老師不喜歡你啊?玲玲說:因為我乖。
媽媽說:為什么這樣說啊?玲玲告訴媽媽說:小胖不聽話,老師就總叫小胖的名,讓他改正;娜娜一到幼兒園就不停地哭,老師中午就陪著她睡覺。玲玲不哭也不鬧,老師都不理我。玲玲委屈地哭了。媽媽愣住了,不知道玲玲為怎么會有這種奇怪的心理。
專家分析:
無論是老師和家長,都可能有這樣的習慣和做法:孩子比較懂事聽話時,就感覺比較省心,專注在他身上的精力和時間就少些,可以省下照顧他的時間做點別的事情;當孩子問題較多,不好教育時,家長就比較著急,關注精力也會多一些。
小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比較直接和簡單,她覺得誰得到的關心更多就代表誰更受到歡迎,當出現這樣的對比時,孩子有這個想法和判斷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太為此感到煩惱。
從這個事情可看出孩子渴望得到關心和愛,也就是在這個方面他所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當孩子生活中缺少愛和關懷時,就容易在這點上比較敏感和妒忌。
專家支招:
作為父母,首先要耐心告訴孩子:老師當然喜歡乖孩子,但他的責任是照顧和教育孩子,而不聽話和心情不好的寶寶比你更需要老師的照顧,所以老師要盡責任去陪伴他們多一些,把他們教育得像你一樣好。
父母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鼓勵,讓她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愛和喜歡,讓她自信自己是個討人喜歡的寶寶。
作為幼兒園老師,要注意不要忽略任何一個孩子,確實有些孩子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同時也要關注到其他乖的孩子,在照顧哭鬧的孩子時,可以去贊揚乖的孩子,比如說:“你看,玲玲多懂事,自己會吃飯和穿鞋子,做得真棒,我們來學一學她,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好不好?”老師還可以讓乖的孩子去幫助需要照顧的孩子,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在這種互動中,兩類孩子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