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為了工作是可以逢場作戲嗎?包括性關系等等,因此拿到業績,這難道是拼事業的好借口?
如果對方婚前就有這種想法,婚后該怎么辦?是該長痛不如短痛,干脆結束這段感情?還是就接受他的想法呢?
趙曉娟(臺灣呂旭立基金會執行長暨諮商心理師)
我很高興你把問題提出來,因為我們看過太多的個案,類似你的情況,在傳統觀念與后現代主義中掙扎。
首先,你描述了三件事。一是男友的外表及特質深深吸引你,都是大部份人眼中的優質男人。
二是男友大你三歲,所以你家人反對。
三是男友現在覺得,為了工作可以逢場作戲。
從這三點似乎可以看得出來,你所處的環境及想法還是處在比較傳統的文化價值,對兩性關系及角色有刻板印象。比如說,男尊女卑,是主從關系;是皇帝與后妃,一個男人可配好幾個女人;女性為了成就男性而存在,應該犧牲自我,成為背后偉大的推手。
但研究兩性平等的社會學家約翰彌勒說:“兩性結合須建構在友情、平等、自愿及相互體諒的基礎上,這才是一份愛的關系。”
現代主義就已經主張兩性平等,但后現代主義更強調靈性的覺醒,女性應該獨立自主,透過不斷的自我覺察,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真正的自我。
絕大部份的人是處在“傳統”和“后現代”之間的“現代”區塊,掙扎著要接受多少新思維?又要維持多少的傳統?比例分寸要如何拿捏?
所以回到你所提出的問題:“是該接受他的想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是長痛不如短痛,干脆結束這段感情?”
你想要什么樣的愛情?
我建議你先問問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愛情?希望什么樣的關系?”
你真的愿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接受他的逢場作戲嗎?如果妥協了,你會快樂嗎?這是你想要的嗎?心里是否不再嫉妒或難過?
愛情里有很多復雜的元素,有信任、關懷、依賴、需求和親密感,也有嫉妒、占有和排他性。
一份愛情要持續下去,要看雙方能不能真心融合,彼此真誠對待和信任?能不能在自愿的狀況下改變和調整自己?如果愿意而且做得到,那么甜度和深度才能持續下去,不是單方面的犧牲或改變就能做到。
女性很容易在愛情中迷失自己,因為太渴望愛和親密感,害怕孤獨和寂寞,沒辦法面對自己內在的脆弱,所以我要鼓勵你,先澄清和察覺自己的內在需求和感受。
如果現階段的你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妨讀讀《愛他,也要愛自己》和《關系花園》這兩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也可以檢視自己在關系中可能的迷思。很清楚自己的感受與需要,知道自己想在愛情中得到什么后,再為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界限。
比如說,你就是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逢場作戲;或是你可以接受社交場合的應酬來往,但不能忍受一夜情。標準和答案因人而異。最后才是跟他表達和溝通。
愛情也會經歷幾個階段,包括浪漫期、權力抗衡、溝通接受、承諾和共同合作。
看起來,你和男友現在已不是浪漫期,而是發現了彼此的差異,他認為可逢場作戲,但你無法接受,進入一個磨擦沖突的階段。
先讓對方了解你的感受想法
所以同樣的,當你問道:“是否該分手?”時,我先想提醒你,選擇前,是否已經讓他充份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讓他清楚知道你的界限,看他反應如何,愿意調整改變多少,再做決定。
愛情是需要學習的,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像你們現在所碰到的,就是想法上的差異,其實也是很好的學習和溝通機會。
我覺得你的男友還算是很誠實,會明白告訴你身旁發生的事,有些人是悶著頭就去做了,所以他可能也有所疑惑,想跟你有多一點溝通。
坦白說,每個人都有對性和權力的渴望,只是有沒有機會被激發出來,如果身旁的環境又允許,就很容易被合理化,被視為里所當然。像他現在身旁的人,就覺得為工作而逢場作戲沒什么。
所以你必須要給他機會,跟他溝通,告訴他你的想法及感受,比如說:“我知道,你們這樣做對工作也許有幫助,甚至可以得到不同的滿足,但是在我的愛情里,我很難想象你跟別人在一起親熱,然后又跟我在一起,這讓我覺得很不安。我覺得,親密關系是很私密的……”
最后,也要清楚堅定地跟他表達你的界限。比如說,“我不能接受你發生一夜情,如果你做了,我會離開你。”或是“我可以接受你……,但是我不能接受你……”。
讓他知道你會怎么做,當一個女性很清楚表達她的立場和界限時,男性其實會很害怕,也才會尊重和珍惜她。
從表達你的感受到你的界限,看看你們是不是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共同前進的方式,在愛中一起學習和成長,更親密的靠近。
有所準備勇敢面對現實
如果他的響應和狀況一直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也要勇敢面對現況,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但一定對自己有所承諾,負起照顧自己的責任。
而不是只有依賴他,即使是這樣讓你痛苦的關系,沒有他就活不下去,或是一定要把他改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如果有這樣的狀況發生,我建議你一定要尋找專家協助,幫助你走出來。
你現在還沒有結婚,要考慮的事情還比較簡單,就是彼此了解、溝通,以及是否能給更深更多承諾。但如果已經結婚,要考慮的就更多。要看對方能否體諒你的感受?能否了解這樣對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果已經劈腿、逢場作戲,就要看對方是否愿意真正的悔改?如果愿意,還是可以給彼此機會,重新修復,但最好還是尋求專業的協助,幫助雙方走出來。
現在有很多諮商管道和單位,甚至有些個人的補助,建議你可以多問問,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才能得到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