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該為自己的相貌負責
很早以前,有個美麗的農婦,為了擺脫惡霸的糾纏,把鏹水潑在臉上,毀了自己的容貌。除了這種極端的例子外,很少聽說一個人愿意自己變得難看。
實際上,大多數人,尤其是女性,都曾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做過那個農婦的舉動,她們像那個農婦一樣無助的時候,就把痤瘡點綴在臉上,或者用憂郁的暗色畫上一對黑眼圈,還可能垂下一付疲憊的眼袋來表示拒絕。這些瑕疵可能維持一個星期,一個夏天,或者整個青春期和更年期。
一定有很多人不相信這話,寧愿聽從“內分泌有障礙”的解釋,徒勞地把藥膏和護膚品抹在臉上。內分泌的觀點并不錯,如果能更進一步看到深層原因豈不更好。一個姑娘羞紅了臉,我們說她是因血液大量涌進面部毛細血管造成的,就顯然忽略了這個姑娘為什么會臉紅的深層原因。
林肯說過“人到四十歲就應該對自己的相貌負責”,意思是天生的生理因素越來越被后天的心理因素所取代。這個總統把話說得太含蓄了,不是40歲,最晚不超過20歲,人就應該為自己的相貌負責。
女人的“丑”是對現實不滿的隱蔽表達
有個17歲的女孩,長期被皮疹困擾,經醫生檢查是神經性的,經過心理上的問診后發現,病因竟是她對母親在生活中過分關心不滿。她恨媽媽把自己當成小女孩,別的同齡人能做的事母親都不讓她干。她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不能獨自上街,不能和男生通電話。于是她用疹子的其癢難忍對抗母親“肉麻”的溺愛,這是典型的把內心感受外化的病例。
同樣,被痤瘡所苦的姑娘,其實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在給什么人臉色看,用那痤瘡的暗紅色表達著欲言又止的憤怒。痤瘡多長在性格內向的人臉上,因為他們很少通過口腔表達情緒,于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皮膚,便“挺身而出”,用一個個突起訴說煩惱了。
再來看看黑眼圈和眼袋與什么人有不解之緣呢?這是一些依賴心重的比較嬌氣的女性,她們可能很少撒嬌,但是一定擅長抱怨。眼圈和眼袋如果不是用來告訴男友“為你消得人憔悴”,那就是在對丈夫說“我累了,別來打擾”。
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反之,女性也會為己所不悅者“丑”。
用心理線索指導美容
美容問題在心理內部的線索往往不是直線的,而是像卷發棒隨意彎曲的,很難一眼看穿。有位女明星,頗為她自我護理的養膚之道自豪,在偶然接受一次美容院護理后,面部出現了小突起,驚得她著實恐慌了一陣。經過分析發現,外表高傲的女明星并不如表現出來的那樣自信。她正不知是該把生活就這樣延續下去,還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在韶華將逝的年齡,這是很多人共有的疑慮。
所以她來到了她一向不以為然的美容院。不難想像高傲的女明星被女護理擺弄時內心的不自在,于是她讓皮膚隆起幾個小包來強調自己的正確,得到一個安慰:我是對的,我不必改變什么。
愛美的女性要知道:你的意念能讓眼睛睜開或閉合,也能讓汗毛孔如此這般;你的意念可以控制舉手投足,也可以控制皮膚繃緊、松弛。
關鍵在于你把什么意念放進頭腦。每天對鏡送上一句真誠的自我暗示:“你真可愛,我愛你。”就是上好的美容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