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葉落歸根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也是老年人的一個愿望。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頻繁,一些離開家鄉,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為了忠孝兩全,不得不把年邁的父母接到身邊。對于這些老年人,本該在家鄉安享晚年,卻還要離鄉背井,做都市移民,面對陌生的城市,他們面臨的內心寂寞、生活無奈和不便卻往往被忽視。
北京最近新出多項養老政策,惠及幾十萬老年人。關注這些“老年移民”,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讓他們在北京真正地安度晚年就是我們啟動本次調查的初衷。
為什么,老了老了還要離開家鄉
講述:陪讀老人做起保潔工
今年55歲的黃阿姨,原本在老家有一份很好的工作,退休后生活也很悠閑,但現在她卻在北京做起了保潔工。“你千萬不要跟我女兒說我做保潔的事啊!”采訪黃阿姨時,她千叮嚀萬囑咐地讓記者保證一定不要用她的真名,因為她怕被女兒知道。
來北京工作,對于黃阿姨來說,這是以前從未想過的事情,但隨著兩年前女兒考上北京一所大學的研究生,黃阿姨和她的丈夫也開始了北飄的生活。“我們兩人在家的退休金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在這里花錢肯定不夠,而且等孩子畢業后還要幫她買房子,所以我們都不能閑著。”來北京租房子時,她從房屋中介了解到,現在保潔工很搶手,一個小時就能賺20多元,這對于只有高中畢業的黃阿姨來說,比較合適。但她又怕上研究生的女兒知道之后反對,所以就瞞著女兒開始了工作。“做保潔工一個月能賺四五百塊錢,家里柴米油鹽就賺出來了,也能減輕一些負擔。”黃阿姨一邊擦著玻璃,一邊回答著記者的問題。“這要是在老家,您肯定不用干這樣的累活了吧?”聽到這個問題,黃阿姨沉默了一會兒,說:“家里就她這一個孩子,不在身邊,我會很想她,也擔心她一個人在北京的生活,這樣雖然辛苦一點,但能跟她一起奮斗,一起生活也很好。”黃阿姨一邊擦著汗,疲憊的臉上露出無奈卻又幸福的表情。
調查:多數老人來京不為養老
黃阿姨告訴記者,她來到北京后認識了很多和她情況差不多的老人,他們都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北京生活著。大部分老人來到北京其實并不是純粹的為了養老,更多的是幫兒女們看孩子,這對一些本來身體就不好的老人來說,只能是勉為其難。此外,很多老年人為了支持兒女在北京安家立業,將自己的全部積蓄和用來養老的錢都給兒女拿來買房子,而在買完房子后也只能來北京跟兒女一起生活了。
一項專門針對北京流動老年人口的調查顯示,六成多的老年人到北京來是為了給子女看孩子和照料家務,有15.3%的老年人到北京來的原因是年老需要精神慰藉、享受天倫之樂,14.7%的老年人到北京來是因為年老體弱需要孩子照顧,另有8.8%的老年人到北京來是因為喜歡北京的都市生活。
怕寂寞,推著輪椅走遍北京城
講述:遠離家鄉遠離了朋友
在朝陽區雙橋附近的一個小區里,記者見到了正在遛彎兒的王大爺夫婦。今年66歲的王大爺開朗樂觀,很喜歡和別人聊天。他的老伴劉阿姨由于前些年得了半身不遂的病,一直都坐在輪椅上。“我們是今年3月份來北京的,現在和女兒一起住在這個小區里。”由于來京時間不長,王大爺還保留著一口純正的山東話。說到北京的生活,兩位老人除了新鮮之外,更多的是不習慣。
“來這里有好多不習慣,沒有認識的人,平時就只能在小區里轉轉。”說到北京的新生活,王大爺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有了家鄉的老哥們兒,以前在老家,他常常和一些退休后的老哥們兒一起下棋、聊天,有時候談談國家政治和興趣愛好,生活很自在。但來到北京后,陌生的城市里,除了自己的女兒,他們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但是女兒的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在家里陪他們。“在老家都住了一輩子了,親戚朋友一大堆,突然來這里真是覺得空落落的,生活一下子亂了。”行動不便的劉阿姨適應能力更差。她告訴記者,在家的時候,自己腿腳不方便,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經常到家里來陪她聊天,她雖然不怎么出門,但對外邊的事情也都很了解。可是到北京后,幾乎就沒有認識的人了,這讓她很苦悶。
為了打發時間,王大爺經常推著劉阿姨出去轉轉,慢慢地他們越走越遠,居然有一次,他們花了4個多小時的時間從雙橋走到了天安門。“從北邊這條路走需要4個半小時,從南邊的路走需要差不多5個小時。”自從第一次走到天安門之后,老兩口發現用這種走路的方式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觀賞一路的風土人情。半年多的時間,他們不僅多次走路去天安門,還去了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塔等許多地方,北京的新鮮對他們來說是在這里生活的唯一樂趣。
調查:老人在家只能自己找樂
在被調查的老人中,自己單獨居住的比例為14.1%,與兒子居住在一起的比例為38.8%,與女兒居住在一起的比例最高,為45.3%。但即使是與兒女一起居住,多數老人也很難享受到天倫之樂。“雖然壓力也很大,但作為家里的獨生子,我必須照顧好父母。”剛工作兩年的小李無奈地告訴記者,目前他自己貸款買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父母都快70歲了,在老家他不放心,今年年初,小李將二老接到了北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確實很幸福,但是隨之而來的壓力也讓小李不得不拼命地工作,平時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兩位老人,二老也只好自己尋找北京生活的快樂了。小李表示,不論自己壓力多大,都不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的。
看病難,背著半年的藥來北京
講述:醫藥費報銷都要回當地
對于王大爺夫婦來說,異地養老除了心理寂寞之外,還存在其他諸多問題。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醫保。我國醫保是區域性的,也就是各省市各自為政,而且多是指定醫院。除了規定的醫院外,如果想在其他醫院就醫,除了特殊情況經單位批準外,恐怕都得自費。像劉阿姨這樣的常年都要坐在輪椅上,經常還要去醫院看病,藥更是時刻斷不了,而且由于劉阿姨的行動不方便,即使需要住院他們也不可能回到老家住院。但由于他們的醫保在山東老家,在北京看病買藥都不能報銷,大病即使能報銷也要先在當地申請,手續麻煩,所以他們一下子把半年的藥都買了出來,帶到了北京。
中年離家的老裴也選擇了到養老院居住。由于身體不好,吃藥看病就成了家常便飯。享受醫保的老裴發現,自己原來在齊齊哈爾時每個月都能報銷一次醫藥費,但來北京后每次都要把報銷發票寄回原地,不僅每次郵寄時都要花十幾元郵寄費,另外,單位報銷時間也不確定了,最長的時候要一年時間才能收到錢。而每次收到報銷錢時還要被銀行扣除十幾元手續費。
不適應,住進兒子家竟“餓”瘦了
講述:用不慣煤氣老人常挨餓
今年77歲的王寶英原籍黑龍江哈爾濱的農村地區,兒子、女兒在北京事業小有成就后,就把老人接了過來。住慣了平房的王大媽一住上高樓就變得很孤獨。此外,最奇怪的是,原本體態豐腴的老人住進兒子家后竟然“餓”瘦了。記者了解后才知道,并非是兒子不孝,而是由于老人平日里都是用爐灶燒柴做飯,如今不習慣使用煤氣。“我一使那個就害怕。”王大媽說,“有時候白天一直餓著,只好等兒子兒媳晚上下班回家做飯后再吃。”
除了煤氣,兒子家的一些現代生活用品也給老人生活帶來很大麻煩。“兒子教了幾次了,可我現在還不會使用電飯鍋。另外,在老家時出門從來不鎖,而如今要用兩把鑰匙才行。”
在兒子家住了不到一個月,老人實在呆不下去了。兒子經過多方打聽,最終選定一家養老院。盡管每個月要交1600元生活費,可看見老人跟伙伴們一天天開心地生活,自己也覺得很欣慰。“端午節我就沒回家過,中秋節我還要在養老院過。”說到這里,滿頭銀發的王大媽幸福地笑了。
調查:外地老人難享北京福利
跟老裴一樣,許多異地養老的老人最苦惱的就是領工資和報銷醫保。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養老院都設在城鄉結合部甚至郊區,由于附近郵局和郵政儲蓄資源有限,通常郵局距離老人居住地很遠,這讓老人們特別苦惱。
此外,一些異地養老的老人應享的福利難享受。在每個城市,老人都有一些特別的福利,比如某些場所如公園等向老人免費開放,公交車輛則讓老人免費乘坐,諸如此類。然而通常這些福利只有本地的老人才能享受,而外地老人就很難享受這種福利。
調查:樓房生活習慣難適應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王大媽這種從外地隨兒女進京的老人,大多數都產生或多或少的不適應癥狀,主要就是由于生活方式改變造成的。來自山東的張秀琴老人今年86歲,女兒對她也很孝順。不過女兒家住的6層樓讓生性好動的老人發了愁,每天在家呆不住,吃完飯想出去轉轉,但女兒家住在6樓,還沒有電梯。“每次上樓都是走一層爬一層,再歇一會兒。”張奶奶說,“沒辦法,我只好住進了養老院,現在過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