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是一種緩慢的痛 安撫孩子音樂繪畫更有效
“我的理想是創造時空穿梭器,救回媽媽”,“愿地震不要再發生,讓大家快些回家”……在四川省綿陽市九州體育館安置點的心愿墻上,孩子們寫下了這些話。對他們來說,地震不僅摧毀了家園,奪走了親人,更給他們的心理帶來了撕心裂肺的痛楚。日前,心理專家針對綿竹東汽中學126名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65.9%的孩子災后“精神不能集中”,48.4%的人感到無助,42.9%的孩子“害怕提及和地震相關的信息”。心理專家稱,與幸存的成人相比,孩子的心理更需要關心和撫慰。
“天一黑,他就像變了一個人”
5月25日上午,什邡市某居民安置點的“帳篷學校”前,絕大部分孩子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嬉戲、背詩。但記者注意到,一個3歲左右的女孩,臉上掛著淚珠,一言不發地蹲在地上玩弄著一個小皮球。無論別人怎么逗她,她的小臉都緊繃著。一位志愿者說,地震后,女孩的媽媽一直沒有下落。
正在綿陽進行心理干預的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學博士王麗穎說,一些孩子平時總是緊緊地攥著拳頭。“他們對聲響的反應出奇的快。25日青川發生余震時,綿陽也有震感。結果成人幾乎都呆在室內,大多數孩子都逃到了外面。”
還有些孩子可能出現“退行行為”。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指出,有的孩子白天看上去活蹦亂跳,可到了晚上則從夢中驚醒、尖叫,甚至尿床。一位在災區進行援助的志愿者告訴記者:“一個8歲男孩的媽媽告訴我,孩子自從上幼兒園后就自己睡了。但地震后,每天天一黑,孩子就牢牢地攥著她的衣角,片刻不離。睡覺時,更是要把她摟得緊緊的。”陶然表示,“黏人”同樣是退行行為。
悲傷是一種緩慢的痛
在安置點,記者看到,不少孩子看上去非常樂觀、健康,似乎地震的陰影已然消散。但剛從災區回來的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黃崢告訴記者,盡管一些孩子目前看上去很正常,實際上卻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由于孩子對外界危險的感知比大人差,在急性期時,他們對外界災難給自身造成的影響不能準確評估,所以初期的心理反應不會很強烈,但會在若干年后凸顯出來。他們的悲傷,是一種緩慢的痛。”
黃崢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前些天,一個孩子的父親來找我們。他的妻子在地震中遇難了,6歲的女兒卻幸存下來。之后,這位父親忙于救其他人,一直顧不上自己的女兒,女兒也正常地生活著。一個多星期后,父親想要告訴女兒媽媽已經離去的事實。但他鼓了半天勇氣,卻不知如何開口。于是,父親問女兒,"孩子,你知道媽媽去哪了嗎?"女孩小聲地喃喃著,"我覺得,媽媽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天堂。"父親驚呆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早已猜到,卻一直隱忍著。他告訴女兒,"孩子,媽媽已經去了天堂。"女兒伏在父親身上輕輕地哭了。”黃崢告訴記者,地震之后,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懂事了,但這其實并不正常。“這些看似懂事的孩子,實則把難過都憋在心里,背負了太多本不該背負的壓力。”而這些,會讓孩子日后變得更為獨立,但也可能在一些孩子長大后,會對外界缺乏信任,缺少安全感。
長期干預,或可讓他們痊愈
目前在各個安置點,由于有其他小朋友的陪伴,有志愿者和解放軍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們可以暫時忘記傷痛。但對他們來說,陰影并未徹底消散。一個8歲孩子的媽媽表示:“我真怕這些人走了之后,孩子會受不了……”
也因此,中國心理協會會長張侃日前明確提出,這次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干預要堅持20年。黃崢告訴記者,不少組織和機構已經開始啟動一些項目,會對孩子及成人進行系統、長期的心理干預。專家們指出,音樂、繪畫等療法更易感染孩子幼小的心靈。
5歲以下:多聽《搖籃曲》。陶然指出,對5歲以下的孩子,你也不能用言語把災難跟他們解釋清楚。“我特別提倡給孩子唱一段《搖籃曲》。《搖籃曲》是按子宮收縮韻律譜制而成,而子宮又能給人最原始的安全感。”
5—12歲:聽故事、繪畫、做游戲。這些象征著這一階段他們的情緒。心理專家讓孩子玩“過家家”后發現,他們扮演“父母”時,多半會模擬地震逃生時的場景。這其實是他們宣泄不良情緒的一種方式。此外,丟手絹、跳皮筋都適合孩子。
12歲以上:舉行個告別儀式。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們父母已經去世了、房子毀壞了。“尤其是失去親人的孩子,最好搞一個告別儀式。”陶然說,讓孩子把想對親人說的話都講出來,然后盡情傾訴和哭泣;讓他們站在去世親人的角度,想象如果自己去世了,此時此刻想對生還的孩子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