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歐洲人在他們的言談與寫作中,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稱為“黑天鵝”。然而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隨著澳大利亞第一只黑天鵝的發現而崩潰。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就業求職似乎成了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大人物們紛紛唱衰,你也不被身邊的朋友看好。此時,你需要做的,是積極應對焦慮,讓意外進入你的生活。
就像那只黑天鵝。
面對危機,無望被一再確認
3年前,很多本科生畢業時,都認為自己如果上了研究生,將來的職業起點會高出許多,并堅信這種投資有足夠高的性價比。但這種期望隨著雷曼兄弟的倒閉,成為一種失望。
這種經濟形勢的不確定給大學生帶來的就業焦慮,也是非常明顯的。
小江是小梁的男朋友,3年前兩人研究生畢業時曾相互鼓勵一起考博士。結果小梁沒有小江幸運好,考博未成的她只好找了一家學校當老師。帶著優越感以及在未來將承擔更多責任的小江,開始了3年的博士生之路。然而今天,小江突然發現自己失去的似乎更多——3年前他不屑一顧的那所學校,現在就算他打破腦袋都不可能進去了。此時小江的壓力已經不僅僅是工作問題,還有寫在女友臉上的期望。
他失眠了,開始夜夜做噩夢,精神越來越憔悴。小江考慮過繼續讀博士后,然而,兩年之后又會怎樣呢?小江逼著自己不去想那么遠:“未來既然無法預料,干脆不去想。”
這個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由信心維系的,雷曼兄弟等投行的倒閉,使社會整體信心受到打擊。在校的大學生,作為一串多米諾骨牌的最末端,談到未來,也開始從美好憧憬轉而成為嚴重焦慮。有責任感的學生開始失眠并沮喪不已:“我會不會畢業即失業?”
小劉是思想政治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即將畢業。一段時間以來,他始終被這種焦慮包圍著,四處求助:我該如何選擇未來?
老師們很認真地告訴他:“現在不考博還干什么呀!”“3年后經濟形勢會好起來的,正好趁這3年拿個博士學位。”“現在找工作,完全是自找死路,還是在學校多待幾年吧。”……
結束了這場談話,小劉更茫然了——他本以為會得到一些鼓勵與信心,沒想到進一步確認了未來的無望。
焦慮是一種動力的啟動狀態
讓我們站得遠一點兒來看看小江和小劉的心理歷程。
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使他們有一種對未來的失控感。這種失控感引發焦慮,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極端化。
一旦被極端的情緒所控制,人們通常會有兩種反應:fight(戰斗)或者flight(失控)。小江的極端化表現是,既然未來已經完全失控,就業市場如此不景氣,不如選擇延遲面對;而小劉則是準備著去戰斗,但沒有得到肯定與信心。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焦慮也是一種動力的啟動狀態,接下來怎么應對才是積極與否的關鍵。更多的人尋求的控制感,是對未來重新做出準備、預測。但這只是一個幻想,因為“黑天鵝”的存在意味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在意料之外,又影響深遠。
所以解決問題的角度,不應該是去獲得別人給你未來的一個確認與預測,而應該學會系統地應對當前的焦慮以及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應對焦慮的本質,是應對焦慮所引發的fight或flight。flight時,人們的表現就是放棄、回避、退縮,陷入悔恨與自我安慰中,這有可能引發失眠、急躁、敏感、自卑,甚至產生極端化行為;fight時,人們則開始主動尋求信息與機會,更有自我突破的意識,去做一些改變。
從這個意義上,小江處于flight狀態,而小劉則是在fight。只是,如果小劉的fight更有計劃性、系統性,也許他會得到更滿意的答案。比如,他不去問老師自己該做什么,而是問老師“如果我考博士,將來都有哪些工作機會?”“我現在很想去××機構,不知哪位老師有認識的人推薦認識一下。”“我現在正在面試一家企業,希望老師能給我寫個推薦信。”也許這樣,他會得到更多的信息與信心。
如何應對就業焦慮與求職受挫
有效應對就業焦慮可以從三個層次入手:
第一層,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分析這些情緒是因什么引起,自己擔心的到底是什么。
情緒如同面紗,會給人一種生活基調,而這層面紗經常被不自覺夸大了。比如,就業難、競爭激烈,是否就難到無法就業?“找工作”到底是在找什么——在找“一份工作”,還是在找面子與尊嚴,或在找苦讀十幾年的回報?
林清畢業時找所有認識的老師咨詢,想明確自己做什么樣的工作“最好”。最后在與一位心理咨詢老師交流之后,林清終于明白,其實他是想讓別人印證他需要一份掙錢多的工作。
心理老師問他期望有許多錢用來做什么,林清這時才開始現實地思考。他列出“每月還助學貸款”、“每月給家里生活費”、“自己要租房”……最后算出的每月支出總數是3500元。老師問,你現在研究生畢業,獲得一個掙這些錢的工作有壓力嗎?林清突然發現,自己以前身上一直背著一塊并不存在的巨石。
當明確自己擔心的是什么時,一個人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資源。
小晨是金融專業研二學生,她一方面為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擔心,另一方面發現自己越來越不適合這個專業。也許此時此刻,留給她的只有退學一條出路。
然而,當她開始定義自己的擔心時,問題其實并沒有那么難。“不適合這個專業,是因為自己特別不喜歡與純數據打交道,金融危機使得這個領域沒有了機會。那么金融專業畢業后,只有從事金融相關工作嗎?金融相關工作都需要與純數據打交道嗎?畢業的時候,整個社會不再需要金融人才嗎?即使不再需要任何金融人才,你就完全失去工作能力與機會嗎?……你所學專業畢業生都在從事什么職業?還可以從事什么職業?從事這些職業需要積累些什么?如果畢業不進入金融領域,還有什么可選擇的?”
是的,到此小晨已經清楚自己在大學將要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了。
第二層,明確所擔心的事情中哪些是可以解決的,哪些是自己目前無法解決的。
也許目前經濟發展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但國家在解決。同時,自己可以解決的事情似乎更多。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完全可以從現在開始積累自己的使用價值——畢業那一刻使自己這個“商品”更有價值。我此前在一些學校給學生講座之后,總是收到回信。有一個學生寫道:“很感激您及時的關于就業的演講,使我能夠越來越清楚自己的職業道路……我第一次突破自己,在公眾場合舉手提問。我看到自己在一點一點增長自信……”
每個人都是有力量的,只是因為人們經常不知道自己要突破的是什么,而失去了行動的機會。當把問題定義清楚后,發現“舉手”并沒有那么難,“回答不上來”也沒有讓自己損失多少魅力。但卻使自己驚奇地發現,原來可以這樣突破。
第三層,盡自己所能,去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
如果學生都清楚找工作其實是在找“我的工作”,想做些“可以發揮自己能力的事情”,在找“可以讓自己有一些自信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找面子與尊嚴。那么,也許你眼中的就業市場突然會變得很大很大。兼職、創業、管理培訓生、SOHO等等,其實都可以找到“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
對于學生而言,可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
是修煉自己的能力、素質、品質,為自己實踐出一個具有差異性的簡歷;是去認識盡可能多的已經工作的師兄、師姐或職場人士,從他們那里獲得忠告與啟發;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建立自己從學校到社會的橋梁與渠道;是面對焦慮與求職受挫感,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同學朋友的支持——當然,你需要什么樣的幫助與支持,是需要你自己澄清與說明的。
讓意外進入你的生活
正如《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一書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言——“我們很容易忘記我們活著本身就是極大的運氣、一個可能性微小的事件、一個極大的偶然。”因此,不要再等待別人的承諾與預言,別被一群預言家或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左右了想法,因為未來發生什么,他們只能在事件發生后預測。你需要做的就是:
避免在對未來確信無疑的前提下才去行動,而是做個“有準備”的人。正如巴斯德所說:“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但是,不要在每天早上尋找某種特定的東西,而要努力工作,并讓意外進入你的生活。”
區分正面意外與負面意外,并提煉負面意外中的正面意外。危機給中國企業一個創新的機會,一個社會責任意識提升的機會,一個整合產業鏈的機會。當然,也帶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的機會,一個開始自己為自己負責任的機會,一個使自己更堅強的機會。
抓住一切機會,或者任何含有機會的東西。去與盡可能多的看上去有信息與機會的人交流溝通,因為即使什么也沒有得到,你也沒多大損失。別以為自己努力學習就是全部的“準備”,那遠遠不夠。世界是互動的,機會是流動的,因此你需要互動起來——與人、與機會互動起來。
因此,我給大一新生的忠告是,想想自己“畢業離開校門的那一刻,你將擁有哪些能力與素質”,“一個擁有這些能力與素質的人,可以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早早地讓大學生活有焦點,也許早早地就能發現新機會。認識十個以上工作著的師兄師姐,從他們那里獲得忠告、信息與機會,早早提升自己的價值點、差異點,積累自己的支撐點。
我給畢業生的忠告是,不要羞羞答答等待一個工作,而是讓所有認識你的人知道你渴求著某一個工作機會——在你的博客、你的MSN和QQ簽名檔、你的求職簡歷、在你的人際交流中,告訴別人你的期望。“你敲門,門為你開”,許許多多“為找不到合適的人”而焦慮的老板們在等你敲門。
別忘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你自己的事就是思考清楚、盡力做,別人的事就是別人給或者不給你機會,但更多時候依賴于你“做或者沒做某些事情”,老天爺的事就是經濟是U型、V型還是L型發展。
當你做好自己的事,有效影響了別人的事,老天爺也許會做更好的事。
這樣,你就是一只積極的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