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短得還不到耳朵,一身中性的打扮,房間的墻上到處都貼著李宇春的海報……這就是雯雯(化名),一個13歲的小女孩。
這幾年,由“超女”熱所帶動的女性中性化熱潮愈演愈烈,走進校園,你會發現許多女孩子剪短了頭發,穿起了素色男性服裝。雯雯就是一個這樣的 “假小子”。媽媽說,她是不明白女兒心里在想些什么,為什么就喜歡男孩的打扮?
“媽媽,我保證再也不喜歡李宇春了,以后好好聽話……”
面對女兒的保證,黎女士感到哭笑不得。黎女士說,別人都說雯雯是個“假小子”。她的房間里到處都貼著李宇春的畫像,衣柜里全都是素色的寬大衣服。
記錄:
“失戀”的感覺來自于同性朋友的冷淡
其實雯雯小時候還是很聽話的,學習成績也不錯,除了不喜歡穿女孩子的衣服外,他們也沒發現孩子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為了引導女兒,我甚至從來不敢剪短發、穿褲裝,一年四季都是留著長發、穿著裙子。希望能夠給雯雯樹立一個榜樣。”黎女士說。
今年上半年,黎女士發現雯雯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間里上網,學習成績也開始下滑。一次她們談到雯雯一個同班女同學,雯雯竟然哭了。說自己什么也沒做錯,對方就不理自己了。
細心的黎女士感覺到女兒似乎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于是就找老師了解情況。據雯雯的老師說,雯雯在學校除了一個女孩子外,從不和別的女同學說話,但她卻喜歡和男孩子在一起打打鬧鬧、稱兄道弟的。
回家后趁雯雯不在家,黎女士偷偷看了雯雯的日記。竟發現雯雯在日記里說自己喜歡那個女孩子,這讓媽媽很吃驚。自己的女兒難道是同性戀?雯雯回家后,媽媽問雯雯是不是在和女孩子談戀愛。
本以為雯雯鐵定不承認,沒想到她卻爽快地把自己對女同學的感受告訴了媽媽。這讓黎女士不知所措。
父愛缺失制造中性女孩 圖
講述:
“女兒是否得了父愛缺乏癥?”
說起雯雯的變化,黎女士覺得這和丈夫息息相關。她說,雯雯應該是得了“父愛缺乏癥”。她爸爸文化程度不高,對雯雯生活學習很少過問,沒事就喜歡找一群人出去打麻將、喝酒,有時喝醉回家了就喜歡對雯雯推推搡搡。
在雯雯五歲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曾讓小朋友回家問父母: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杯水了,他們會給誰喝。那天雯雯回家后,興奮地跑到爸爸身邊尋求答案。
黎女士回憶說,那天丈夫的心情不錯,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推開雯雯。而是逗女兒“要留給自己喝”。說完這話,丈夫也許根本沒有注意到雯雯的變化。但我發現了雯雯失落的表情,只能哄孩子說,爸爸是在開玩笑。
上小學時,雯雯學習很好,幾乎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學校發了許多獎狀,雯雯當寶貝一樣全部貼在自己小房間內。一次爸爸喝酒回家后耍酒瘋,又喊又叫,黎女士怎么勸丈夫他都不聽。還當著雯雯的面,將貼在墻上的獎狀全部撕掉了。當時雯雯傷心地哭了好幾天。后來在一次聊天中,雯雯告訴黎女士:“以前爸爸把我獎狀撕掉的事,我永遠也忘不了。”
記得有一年春節,黎女士讓丈夫帶著雯雯出去買東西。回來后,黎女士發現雯雯一個人拎著許多東西,小臉凍得紅紅的。晚上丈夫出去后,雯雯哭著對媽媽說:“我討厭死爸爸了,他太自私了。從小到大過馬路我總是一個人,他從來不會拉著我的手。”
當問到為什么不將雯雯的這些心理感受告訴丈夫時,黎女士說:“丈夫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很固執。平時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本來打算要帶雯雯去咨詢心理專家的,可丈夫卻一再反對。還說雯雯根本就沒有什么問題,是我這個當媽媽的多慮了。在我單獨咨詢完心理專家后,我曾經給丈夫婉轉地說過,希望他為了女兒,能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雖然他口頭答應會注意,但是實際上變化不大。”
在咨詢了心理專家之后,記者發現父愛饑渴癥有這些典型癥狀:
1.男孩子缺乏男子氣概,有些人嘲笑這樣的男孩為“娘娘腔”。
2.一些男孩疏遠和敬畏自己的父親,與父親“冷戰”。
3.家有令人頭疼的“叛逆少年”。女孩子性格中性化,青春期情感取向會出現問題。
支招:
讓父愛回到正確的位置
新疆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心理咨詢師嚴林峰老師則認為: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他男性角色無法替代的。
長期缺乏父愛的孩子容易產生情感障礙,他們中大多數孩子更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并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養成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
雯雯性別角色的偏差與父親有著很大的關系。父親是雯雯性別角色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家庭是孩子學習角色觀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為的重要場所,是一個人性別社會化的第一源泉。
對女孩子來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是對于異性認知的載體,在孩子成長的早期女兒為了獲得父親更多的關愛,她會去學習母親身上的一些人格特質,進而模仿其他男女角色,來獲取父親的關愛。當孩子從父親那里感受到的都是排斥、冷落,那么女兒模仿母親的動機就會受到阻礙,發展到后面就可能會充當起一個男性的角色,去和男孩交往,去呵護女伴,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缺失的補償和認同,最終使雯雯性別角色的形成受到很大的影響。
至于雯雯和同性過密的交往是很多處在青春期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友誼十分關注,特別是在家庭里得不到關愛的孩子,這種對友誼的渴求就更加強烈。當這種關系被破壞時,就會產生焦慮、失落的心理。但實際上這只是這個年齡階段特有的一種現象。但家長也必須引起關注,不然也會產生很多消極的影響。
對于雯雯目前的狀況,家長所能做的,首先不要輕易定性為同性戀;其次要關注孩子心理的缺失,及時調整和孩子的關系,否則一旦孩子形成人格上的問題就很難矯治了。
另外因為雯雯從小就缺乏父愛,這就導致雯雯過多地和男生交往,從男生那里獲得被保護、被關愛、被接納的感覺,這種感覺對維護雯雯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是十分必要的。當然,父愛的缺失包括兩個方面的可能,一是父親自身人格的不成熟,不能很好的去關心雯雯。這就需要雯雯的父親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做一個正直、理性、負責、充滿愛心的父親;二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有待改善。這就要求雯雯的父親學會正確的表達父愛:比方說父親平常應多擁抱、撫摸孩子,讓孩子時時體驗到父愛的溫暖;堅持每天與孩子共度一段時光;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以寬容和支持的態度來建立穩定的家庭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