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不僅貫穿于乳腺癌患者治療的全過程,還程度不同的影響著患者的未來,先進的治療手段也未必能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心理問題是獨立于技術之外的。實施心理治療,對于乳腺癌的整體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
長期以來,乳腺癌研究的重點多是關注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領域,而對于其他相關因素如心理治療在乳腺癌整體治療中的作用少有涉及。一系列研究表明,心理因素與乳腺癌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系。
1979年,格利首先通過應用心理測試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對今后的影響。
他們將術后患者的心理狀態分為四種類型:拒絕否定型。患者常常說:“我沒有患癌,醫生因為謹慎,才切除了我的乳腺”;征服型。“我一定能夠戰勝乳腺癌”;被動接受型。“我知道是乳腺癌,但醫生已經按常規給我做了治療,只能這樣了”;無助型。“他們對我的病什么都沒作,我完了”。結果發現:術后患者的正常生存率,前兩種類型比后兩者顯著延長。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心理狀態確實影響著乳腺癌的治療效果。
1989年,有專家研究了同齡人之間交流、鼓勵患者情感表達、放松療法以及自主催眠等心理介入療法,對轉移性乳腺癌的生存影響。結果發現,實施心理介入的方法,可以顯著改善疾病的進展與生存。
和許多其他疾病一樣,乳腺癌的心理問題也具有普遍性和隱蔽性。梅格威爾觀察了乳腺癌切除手術與心理狀態的關系。選擇了75例病人,進行術前、術后心理護理,而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結果發現,術前有76%的患者需要心理輔導,在心理治療后他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術后出現心理問題的只占12%,而對照組為39%。
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新技術與藥物不斷出現,例如,保乳手術。普遍觀點認為,保乳手術創傷小,療效確切,對病人心理影響較少。
但國外有學者發現,患者對于不同的手術方式所產生的心理問題,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在全乳切除組中,壓抑和焦慮的發生率分別為21%和26%,而保乳手術組中為27%和31%,且后者性功能障礙發生率達到38%。
心理問題不僅貫穿于乳腺癌患者治療的全過程,還程度不同的影響著患者的未來,先進的治療手段也未必能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心理問題是獨立于技術之外的。實施心理治療,對于乳腺癌的整體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