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4月11日一期報道,精神疾患困擾美國校園精英,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和其它專業學院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精神疾病相當普遍,1/10的人甚至認真考慮過自殺。。這篇報道如下:
特明娜·馬東從十幾歲起就開始有陣陣的悲哀和焦慮感,但隨著她在學業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這名加利福尼亞女孩選擇了刻意忽略這種感受。1998年,馬東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從那以后,她便發現要壓制這種悲哀和焦慮感變得越來越難。幾乎每個晚上,獨自在實驗室的她都會感到情緒低落,對學習進展憂心忡忡。但她還是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某一天她的男友————一名念生物物理學的研究生————自殺。這一悲劇性事件最終促使馬東為自己的抑郁癥尋求治療。
現在,美國的研究生院和專業學院中患精神疾病的學生越來越多。一些學生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不能忽視的地步。28歲的馬東通過藥物治療將病情控制住后便組織了一個精神健康工作小組。這個由學生自發組織的工作小組最近對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和其它專業學院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精神疾病已成為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近一半學生承認自己經歷過情緒波動或與抑郁癥相關的困境,這種精神困擾對他們的健康和學術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1/10的人甚至認真考慮過自殺。
競爭激烈、學費等問題是引發精神疾病的因素
專家莫特·西爾弗曼指出,研究生院充滿各種可能引發精神疾病的因素————競爭激烈;學生整天泡在實驗室或圖書館中,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還有令人煩惱的費用問題。因此,這些學院更應該對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加以重視。
在這方面,很多留學生顯得尤其脆弱。外國人不僅要迎接新學業的挑戰,而且還要面對一個全新的國家。一名在州立亞利桑那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說:“在這里的第一個學期,我幾乎完全喪失了自信心。”他擔心自己的學術背景不夠好,和同系的學生與教授交流起來也有一定困難。他說:“我覺得心力交瘁,不想跟任何人說話……我甚至懷疑自己出國念學位的計劃是否行得通。”
哈佛大學的心理問題專家理查德·卡迪森說,要說服外國學生尋求精神幫助并不容易。他說:“很多國家的文化不提倡尋求精神治療,認為這是一種恥辱。”例如,上面提到的這名中國學生就試圖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他通過參加校園里的文化社團、積極結交新朋友、發展各種業余愛好等途徑來打消自己的精神沮喪。他說:“這種事不值得尋求專業幫助————我想我自己能解決。”
學校中可供學生使用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差別很大。醫學院長期面臨著自殺率較高的問題,因此多少都有些精神治療方面的服務。例如,在克賴頓大學醫學院,院方一般會在精神緊張、抑郁癥、人際關系、營養和鍛煉之類的問題上向學生提供幫助,還要求學生聽一些相關的講座。相比之下,法學院在這方面的反應要慢一些,不過像得克薩斯衛斯理大學法學院這樣的機構也開始向學生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不幸的是,這樣的改革往往不是自覺的,有時候要靠悲劇性事件來促成。20世紀90年代末和2000年的一系列自殺事件促使麻省理工學院徹底改革它的心理健康計劃。今天,麻省理工學院已建立起一個快速反應機制,為學生提供24小時診療服務。它還積極組織學生在宿舍進行討論,并對學校教職工進行培訓。此外,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防止自殺計劃也即將出臺,學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咨詢。
精神病專家伯納德·阿倫斯說:“對個人來說,了解自我很重要。要了解自己有多大的忍耐力,在生活中關注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加強鍛煉和休息,保證營養。”他還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危險癥狀,包括睡眠方式或食欲發生改變,精神不集中,孤僻、不愛社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