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一種比較復雜的乳腺炎癥,因其炎癥周圍組織里有大量漿細胞浸潤而得其名。除此之外,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稱,最常見的被稱為“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征”、“閉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等。
該病是因乳腺導管上皮不規則增生,分泌功能紊亂,乳頭和乳暈下大乳管內含脂質類分泌物積聚,引起乳管擴張,以后積聚物分解,產生的化學物質不斷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炎癥。有時炎癥會急性發作而成為膿腫,所以膿液里常夾有豆腐渣樣的東西,或粉渣樣的物質,故又將其稱為“粉刺性乳腺炎” ,中醫稱之為“粉刺性乳癰”。
粉刺性乳癰是因肝郁化熱,肉腐化膿而成。多有先天性乳頭凹陷畸形,乳頭中常伴粉渣樣物排出,急性發作時膿液中常夾有粉渣樣物質為主要表現的癰病類疾病。
診斷依據
1、多見于40歲以上有先天性乳頭凹陷畸形者。
2、乳頭反復溢流棕黃色或血性液體。
3、乳暈深部出現腫塊,邊界清楚,不光滑,腫塊向某一象限呈放射狀延伸,患部隱痛。
4、部分病人腫塊表面紅腫熱痛,甚則釀膿潰膿,膿液中夾有粉渣樣物質。
中醫辨證
1、肝郁氣滯證:乳房腫塊,乳頭溢液,乳頭凹陷,皮色不變,腫塊隱痛,口干口苦,胸脅脹悶,心煩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疏肝解郁、理氣散結。
2、胃熱熾盛證:乳房腫塊,紅熱疼痛,乳頭內陷,溢液,惡寒發熱,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清胃泄熱、解毒散結。
3、陰虛火旺證:乳房腫塊,皮色暗紅,乳頭內陷,乳頭溢液為血性,五心煩熱,口干不欲飲,舌紅苔少,脈細數。滋陰降火、消腫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