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藥法,又名掌心敷藥法。是將辛香類藥物做成大藥丸,讓患者握在手心(勞宮穴)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如用蒼術、羌活、明礬等藥為末,姜汁為丸,握手心取汗,不汗可速喝熱湯(或姜湯)促之,適用于外感風寒、汗出不暢者。
治失眠藥物:生龍骨末20克,珍珠粉4.5克,琥珀末5克。辨證加味:邪熱內擾加黃連末5克;痰多加生半夏末10克;陰虛火旺加黃連末6克,肉桂末1克;氣虛加朱砂5克;氣血兩虛加服歸脾丸。
用法:以上藥末和勻、每日取3~4克,加鮮竹瀝少許調混,分成2份,用兩層紗布包妥,于午睡前分置于兩手心,外用膠布固定,并用手指輪流緩慢按壓藥包30~50分鐘,每分鐘40~60次。夜間可留藥至次晨取下。
治小兒咳嗽藥物:百部、連翹、黃連各18克,冰硼散9克,鮮雞膽、陳醋適量。
用法:上三味藥共研細末,和入冰硼散研勻,分成7等份,每晚用1份藥末,加新鮮雞膽2個,用適量陳醋調敷兩手心,覆以塑料薄膜,外用紗布繃帶固定,次晨取下,每晚一次,10天為一療程。
治頭痛藥物:生巴豆(不去油)10克,桃仁(去皮)20克,朱砂5克。
用法:先將朱砂研細末,后入桃仁、巴豆共研如膠泥,裝瓶備用,每次取3.5克,分成2份,用兩層紗布包妥,中午或晚上入睡前,將藥包置于兩手心,外用膠布固定,用手指輪流緩慢按壓藥包30~50分鐘,每分鐘40~60次,次晨將藥取下。治療10天若效果不顯,冷天可用熱水燙手10分鐘,揩干后再用;熱天加麻油3~5克于藥末中再用。
我們認為,手心握藥,藥物作用是重要的方面,而握藥方法的正確性則更重要。囑咐病人定時用手按壓藥包,這樣既可使藥物氣味不斷地通過掌心進入全身,又可通過病人的自我按壓、活動手指,起到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