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僅治病療疾,更多時候是一家人衣食住行的生活講究,對于閨閣千金來說更有受益一生的“佳期指導”。
我們最煩惱的腰痛、乳房脹痛、水腫、腹痛……中醫都能一一擺平。
中醫認為,經期不適主要是內外交困——郁怒憂思、過食辛辣寒涼食物、經期受寒濕等原因,致使體內臟腑功能失職、損傷了經脈中的“沖、任”二脈而成。因此,中醫對癥給予適當的調理便可以逐一緩解,幫你輕松度過佳期。
經期不適No.1:腰痛
大多數女性在經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現象,這多是因為體弱,肝腎不足,寒氣郁積所致。當時感覺腰部如繩纏一樣又緊又痛,到了后期逐漸減輕。
調理方法1:熱敷
仰臥,以熱濕毛巾(以不滴水為度)墊于腰間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熱水袋,熱敷約10分鐘,然后分別在腰兩側熱敷10分鐘。
調理方法2:按摩
1.掌壓腰骶部:俯臥,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雙手搓熱掌心后分別貼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溫熱為止,但掌心仍需貼在腰部3分鐘。做時動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識的引導下逐步將動作和呼吸配合協調。
3.揉筋結: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揉1分鐘。
提示:經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會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厲害。
日常護理:
1.避寒濕,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冬春寒濕季節,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或睡在通風處。
2.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要適當活動一下腰部,使腰肌解除緊張,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3.避免過多食用生冷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于性寒的水果,例如西瓜,不宜一次吃太多。
調理小偏方:益母草煮蛋
益母草30克、雞蛋2只,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后去殼,再煲20分鐘,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此方用于經前后腰部疼痛。
經期不適No.2:腹痛
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如果精血素來虧虛,就會導致婦科器官氣血運行不暢,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以及墜痛和冷痛現象,隨著月經結束會自然消失。
調理方法1:健腹操
1.仰臥,雙膝稍屈起,做腹式呼吸2次。每天堅持2~3次。
2.仰臥,左右兩腿輪流提腿、屈膝2次,屈膝時膝蓋盡量接觸到下頜,每天做3次。
3.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每天堅持6次。
4.直立,腳跟提起,再放下。腳跟提起時如穿高跟鞋一樣,腳跟放下時如穿平底鞋一樣,每天做6次。
提示:以上活動對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緩解經期小腹疼痛有幫助。
調理方法2:局部按摩
先把兩手掌心搓熱貼于小腹部,作順時針方向揉摩。然后,雙手掌心分別放在兩側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兩手掌根移動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動。以上三處各揉動一分鐘,以感到局部酸脹、有溫熱感為佳。
提示:這種按摩可起到溫中散寒、調和氣血、解痙止痛的作用。
調理方法3:熱敷
取中藥白芷 15克、香附 1克、當歸 2克、紅花 1克,切碎后加醋 1毫升拌勻,文火炒熱后用布包好,放在下腹部熱敷。
提示:此方用于月經來潮前 1~3天 ,每日熱敷 2~4次 ,直至月經完畢 ,下次仍以此法外敷 ,1~3個月經周期后可以見效。
調理小偏方:茴香酒
取小茴香、青皮各15克洗凈,在250克黃酒中浸泡3天,即可飲用。每次飲15~30克,每日2次,如果不能喝酒,可用醋代替。可以疏肝理氣,對經期提前、小腹脹痛等癥有緩解作用。
經期不適No.3:牙痛
一般在月經來潮前一周左右開始出現,多因為肝火旺盛所致,疼痛呈一次性發作,遇冷熱刺激時疼痛加重,有的還伴有牙齦充血、腫脹等癥狀。
調理方法1:足部按摩
1.上下顎:反射區在雙腳腳背大拇趾關節處,關節上方是上顎,下方是下顎。按摩時由外側往內側扣按。
2.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位于雙腳內側,踝關節上方,用手觸摸時有凹陷的感覺。從外側往內側方向推按。
日常護理:
1.用溫水刷牙、漱口。日常刷牙、漱口用水的溫度應接近似體溫。
2.日常飲食的溫度不要太高, 不宜常吃堅硬、干硬、粗糙及生冷食物,同時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3.平時多使用含氟牙膏。宜用柔軟的牙刷。
4.平時多做上下齒的叩動。
調理小偏方:冰塊壓虎口
用冰塊搓摩拇指與食指相連的“虎口”地帶,并將冰塊壓在此部位5~7分鐘。這種摩擦法能緩解50%的疼痛,適合在經前使用。
經期不適No.4:乳房脹痛
月經前后或經期間,經脈中氣血充盛,容易擠壓乳腺脈絡,出現乳房脹滿疼痛,或乳頭癢痛,甚至不能接觸內衣。
調理方法:熱敷
1.蓖麻油敷胸。將沾滿蓖麻油的棉布敷在乳房上,再蓋一層塑膠薄膜,放上熱敷袋,調至你能忍受的熱度,敷一小時即可。
2.蒲公英敷臍。取蒲公英、當歸、白芷、薄荷各10克,紫花地丁、黃各6克,麝香1克。 各藥研成細末混勻,用酒精清洗肚臍后填塞藥粉,包好,3天換一次藥,8次為一療程,3個療程后效果非常明顯。不過,月經過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日常護理:
1.攝取低脂高纖的飲食,如谷類(全麥)、蔬菜及豆類的纖維。
2.每天沐浴時按摩乳房。可使過量流失的體液再回到淋巴系統。
3.少吃鹽。高鹽的食物易使乳房脹大,月經來前的7~10天尤應避免這類食物。
4.防止肥胖。對于過度肥胖的女性,減輕體重將有助于緩解乳房腫痛。
5.遠離咖啡。你必須全面戒掉咖啡,也就是要對汽水、巧克力、冰淇淋、茶以及含咖啡因的止痛藥等完全死心。
調理小偏方:生麥芽飲
生麥芽200克放入砂鍋內,加水3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出藥液即可服用。每次經前3天連服3劑。中醫認為,經前乳房脹痛由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所致,生麥芽有健脾消食、疏肝解郁的作用。
經期不適No.5:關節疼痛
經期出現關節疼痛,多因寒氣凝結在經脈所致,以膝關節最為常見。一般于經前一周左右開始,走路時加重,休息后減輕;伸膝(如下樓梯)時明顯,屈膝時消失。月經結束后,膝關節疼痛會逐漸減緩至消失。
調理方法1:外敷
將粗鹽炒熱后,用紗布包裹,敷在疼痛的關節處,并在痛的關節部位來回推熨。每次10分鐘,一天兩次。
調理方法2:拔罐
用玻璃罐或陶罐,在里面放入燃燒的紙條,或將沾有酒精的棉球在罐內燃燒后取出,把罐子扣在肌肉豐滿的疼痛部位。留罐時間為10~20分鐘。
日常護理:
1.飲食以清淡少鹽、富于營養、容易消化為宜。
2.適當進行一些運動,如散步、瑜伽。
3.經期間適當穿高跟鞋。因為穿高跟鞋會促使人體的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就必然將膝蓋略微屈曲,這時膝關節內的間隙變大,受壓減少,可使疼痛減輕。
調理小偏方:紅花山楂酒
取紅花15克、山楂30克,在250克白酒中浸泡1周。每天喝一小杯,可以活血、化瘀,減輕疼痛。
經期不適No.6:水腫
大部分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出現水腫,這多因為脾虛或腎虛,不能運化水分,導致體內水分滯留。
調理方法1:按摩
1.按摩小腿。雙手從腳踝到膝蓋向上,輕捏按摩。然后將雙手放在小腿肚處,由小腿外側往內側不停地捏拿,同樣的動作再由內往外按摩。可以加快小腿血液循環,幫助排出腿部滯留的水分,消除水腫。
2.穴位按摩。取天樞穴(肚臍左右外側兩指寬處)、水分穴(肚臍上方一指寬處)、關元穴(肚臍下方三指寬處),將中指放在穴道上,吐氣靜壓,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力量,反覆按壓數次。
調理方法2:攝取維生素E、B
1.維生素E幫助血液循環。血液循環不好,就容易引起浮腫,攝取維生素E可幫助加速血液循環、預防腿部肌肉松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杏仁、花生、小麥胚芽等。
2.維生素B加速新陳代謝。維生素B1可以將糖分轉化為能量,而B2可以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所以水腫時要多吃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冬菇、芝麻、豆腐、花生、菠菜等。
日常護理:
1.經期前忌食咸食。因為咸食會留住體內的水分,易于出現水腫現象,所以在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
2.經期可吃些利水的食物,幫助身體排水,如車前子、綠豆、冬瓜湯等。
3.禁酒。酒精會加重經期水腫問題。如果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2杯。
4.勿使用利尿劑。許多女性認為利尿劑能減輕月經的腫脹不適,但利尿劑會將重要的礦物質連同水分,一起排出體外,對身體不利。
調理小偏方:紅豆湯:
用小火煮紅豆湯,熬到湯的分量只有原來清水的一半即可飲用。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紅豆可以除濕、利尿,對臉部、腳部浮腫有很好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