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天的特點是濕度大,就算溫度不是很高,由于氣壓低,也會讓人有不爽的感覺。一些市民想趁著初夏加大鍛煉強度,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卻忽視了氣候與生理的關系,結果出現身體不能負荷甚至暈厥的現象。因此黃梅天鍛煉應注意方法得當,同時給身體一個逐步適應夏季高溫的過程。
黃梅天容易缺氧
黃梅天里會持續出現高濕度天氣,高濕度本身并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當它與低氣壓、高溫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就會成為“健康殺手”。
健康人體的血液之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氣。在梅雨季節里,氣壓比較低,空氣相對稀薄,加上空氣中濕度上升明顯,細小的水珠覆蓋在人體皮膚表面,“遮”住了毛孔,使得人體從空氣中獲取氧氣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氧氣容易供應不足。缺氧的最終結果,就是導致人的心跳加劇,從而引發胸悶、乏力等癥狀,因此心臟病人在這種天氣尤其要加強自我保健。
正是耐熱鍛煉時
現在是初夏時節,很多人想到即將到來的炎夏就有些害怕,甚至想放棄運動計劃。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黃梅天就覺得不適合運動,我們應該主動地去適應溫度變化,提前進行耐熱鍛煉。
人體的熱耐受能力,與體內一種稱為熱應激蛋白的蛋白質分泌量有密切關系,而這種熱應激蛋白合成的增加,又與受熱的程度和受熱持續時間相關。經常處于高溫環境中,熱應激蛋白合成就增加,人體對熱的耐受能力也隨之增強,以后進入高溫環境,人體細胞的受損程度就會明顯減輕。
耐熱鍛煉的目的就是在逐漸升高的氣溫下進行鍛煉,力求達到適應更高溫度環境的目標。而初夏這一時段,日平均氣溫的變化上正好符合逐漸升高的特點,所以是進行耐熱鍛煉的最好時機。尤其是孩子,由于他們機體調節溫度能力較差,如果能提前讓身體適應熱環境,促進機體散熱,就可以讓孩子們安然度夏。
應避免劇烈運動
黃梅天運動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會弄巧成拙。以前就曾發生鍛煉者刻意加大運動量以求減肥,結果導致中暑、甚至體力不支暈厥。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是黃梅天的大忌,因為劇烈運動會使心跳驟然加快,引起心臟血管突然擴張,再加上黃梅天本來心臟負擔就重,就易出現危險。運動者可以參考一個簡單公式控制運動量:170-實際年齡=心臟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若運動以后測出的每分鐘心跳超過這一限度,就要注意了。
考慮到黃梅天的特殊氣候,無論是運動強度還是運動時段都應特別講究。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早上6至7點和傍晚6至7點,早上溫度適宜,傍晚則是最適宜人體運動的時段。而午后因溫度高、濕度大,不宜運動。
其次是選擇好運動項目,以慢熱型、強度相對不大的項目來達到發汗目的為佳。具體方法:每天抽出1小時左右進行室外活動,可以
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散步、跑步、體操、打拳等項目,每次鍛煉都要達到發汗的程度,以提高機體的散熱功能。當氣溫高于29℃,濕度高于75%時,則要減少運動量,以防中暑。
適當出出汗散熱
黃梅天人們常會感到體內悶熱,卻出不了汗。從醫學角度看,出汗是調節體溫、保持體溫穩定的重要機能。出汗多少,除了與氣溫和活動量有關外,與風、濕度等氣象因子關系也很密切。當溫度高、濕度小時,人體最容易出汗。反之,當風速較小、濕度較大時,即使氣溫較高,人體也會出汗不暢,在這種情況下人就比較容易中暑。
進行耐熱鍛煉,就是要讓身體出汗,以降低內臟溫度。但出汗不宜過多,否則對健康不利,會造成人體血液流量減少,循環變慢,反而使人體的散熱量減少,導致體溫升高,這也是為什么耐熱鍛煉強度不宜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