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岱翰教授指出,歷代醫家對此早有精辟論述。談到進補的基本原則,《黃帝內經》早就言明“虛則補之”,并簡要說明“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味”,這是針對形體虛弱、精氣不足的人群而言。
而到了清代,醫家程國彭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更高度概括的補充:“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這句要訣通俗易記,對于許多身體相對健康甚至營養過剩的現代人,其實更有指導意義。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
“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清·程國彭《醫學心語》
藥補食補前 先辨“虛”在哪
“自古以來,對于形體瘦弱的‘虛人’,的確講究多用溫補的方法來增加元氣,而溫補時可藥物和食物并用;而對于精氣不足的人,則可多攝入些營養豐富的東西,以食補來滋養。”周教授解釋說,《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篇》謂:“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并服之,以補益精氣”。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則強調“安身之本,必資于食;救疾之速,必憑于藥”。
對于“形不足”和“精不足”者,藥補和食補又當分清自身體質陰陽虛實的變化,以及所選補品本身寒、涼、溫、熱的性味是否合適。體虛可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氣血兩虛等不同證型,人們較為熟悉的“藥補”如人參養氣、枸杞益血、鹿茸助陽、阿膠補血。有些人不分虛在哪里,亂補一氣,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情形,有的甚至補出病來。
進補未必非得名貴藥材
“不少人以為補必名貴,食必厚味,其實不然。”周教授稱,上世紀60年代我國經濟困難時期,民眾營養不足,肥肉、白糖則為營養品,改革開放后物質生活豐富,多數人血脂血糖偏高,則原來被認為“削腎”的胡蘿卜易名“金筍汁”閃亮登場。如今不少都市人幾乎餐餐“無肉不歡”,且經常大魚大肉,一個個體質都比較壯實,甚至因營養過剩引發各種“富貴病”。回味元朝的邱處機提出的“淡食能多補,無心得大還”之說,告訴人經常吃淡食亦能得到補益,在無心之中獲得圣道而長壽的道理,可能有所啟發。
此外,現代社會物質的大量豐富又撩起人們更多的欲望,離古人提倡的“清心寡欲”、“無心得大還”的境界越來越遠。
其實,有適當的欲望和更多的追求本非壞事,但若太過不切實甚至是不當強求,就要及時反省了。因為多欲易傷身,這時就不是藥補或食補力所能及的了,而該適當地卸下精神包袱,養精蓄銳,少做些無謂虛耗精力和心神的事,細細體味一下清代醫家程國彭的忠告:“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愛惜自己的精氣和心神,對于多數生活早已超溫飽和小康、但生活和工作壓力相對較大的都市人來說,可能比吃什么大補的藥食都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