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各種心律失常、慢性充血性心衰、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使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現代醫學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病變的實質是血管栓塞、狹窄、破裂等,導致心腦組織缺血,心腦細胞受損死亡。
傳統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只針對一點,如擴張血管,溶解血栓等,這些藥物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但只是解決了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心腦血管的發生非常復雜,一對一、單靶點的治療遠遠無法滿足需要。與此相反,中醫理論強調,治病必求于本,認為在治療過程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一對多、作用多靶點的治療方式,即針對疾病根本原因確定正確的治本方法。培補元氣法便是這一理論的體現。
元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表現。元氣在人體有推陳出新、溫煦臟腑、防御外邪、固攝精血等重要職能。“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元氣充足,運行正常,則人可度百歲而去;反之,元氣不足,或升降出入失常,則百病皆生,可引發多器官多系統功能失調,其中以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紊亂最為多見。
中醫理論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元氣虧耗不足,五臟氣血陰陽失調,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事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不能濡養心腦;或由于元氣虧耗,痰濁、瘀血、水飲等病理產物隨之而生,引起心腦功能失常和病理變化的一類病癥。其本為元氣虧耗,氣血不足,陰陽虧損,其標是氣滯、血瘀、痰濁、水飲,臨床表現多為虛實夾雜,可出現胸悶、心悸、心絞痛等心血管癥狀以及頭暈頭疼、記憶力減退、感覺和運動障礙等腦血管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元氣的虛衰不足,可導致痰濁、瘀血、水飲等病理產物的產生,繼而引發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的紊亂,其中以瘀血最為重要。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血行,氣虛血瘀。元氣充足,心臟泵血有力,血流暢通;元氣虧耗不足,鼓動心臟搏動和血液流動的動力不足,就會形成瘀血,這就是中醫所講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原因。清代醫家王清任特別強調氣虛與血瘀的病理轉歸,在其著作《醫林改錯》中就提到“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
因此,在治療上應抓住元氣虧耗不足,瘀血、痰飲致病的病理機制,注重益氣活血,化痰、滌飲,標本同治。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并具有培補元氣的藥物主要有人參、黨參、西洋參、黃芪、靈芝、冬蟲夏草等,藥理研究表明這些藥都具有抗衰老、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等功效。常用處方有補陽還五湯、參麥飲、補中益氣湯等。
日常生活中除了依靠藥物培補元氣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以外,還可通過調理飲食來固護元氣,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飲食方面要重視營養的搭配,保持合理的營養組成,不能偏嗜。如《素問六節臟象論》說:“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在食物的選擇上,應注意選擇一些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而維生素、食物纖維含量較高,并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同時,慢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除應注意飲食療法、體育療法、氣功療法外,還應特別注意避免過勞、外感及情志因素刺激,以顧護元氣,防止元氣的損傷。
培補元氣不僅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是決定人體健康與否的關鍵,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譜的變化,健康長壽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中醫學的元氣理論蘊含著豐富的養生保健思想,學習應用這一理論在當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