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說明人是每天離不開飲食的。但是,若無一副健全的胃腸消化器官,縱然有滿桌的美味佳肴,確也有點兒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償失之感,甚至會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中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納。然后經胃之腐熟,分解混勻成食糜,通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空腸,這就是中醫所指的“脾運”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腸激素的作用下,促進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將“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營養物質,依賴“脾氣主升”的作用,經氣、血、津液的運行而輸布到全身。這個過程,則可以理解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見,所謂“脾主運化”,“運”指機械性消化,“化”指化學性消化及其代謝過程而已。但是,脾胃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運化水谷精微之樞紐,若要完成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氣、血、精、津液的全過程,還必須得依賴心、肝、膽、胰、肺等其他臟腑的相互配合。
需要說明的是,中醫所講的脾,并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既泛指臍周腹部小腸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腸、肝、膽、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則體豐膚澤,面色紅潤,四肢強勁,精力充沛;反之則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無力,神疲力乏。“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古人用以觀察病人病勢輕重進退、生死存亡的辨別方法。也就是說人在生病時,只要還能吃飯,表明胃氣尚存,氣血化源未絕,謂之“有胃氣則生”,病勢可望由重轉輕,預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進食,標志胃氣已絕,氣血生化無源,便是“無胃氣則死”,病熱將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所以中醫古書《內經》說“安谷者昌,約谷者亡。”
例如三國時代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歲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煩多,操心費力,又長期進食甚少,導致思慮傷脾、營養不足、胃氣衰敗的緣故。這就告誡人們:若不注意日常的飲食起居,不護養胃氣,就有可能損害健康,縮短壽命。
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憂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
這不僅使我們對脾胃認識有所啟發,同時對我們臨床治療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鑒。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歷來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的說法,因此,我們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