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有時會感覺咽喉異常不適,如有物梗阻感或有物黏貼于咽部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臨床出現這些癥狀,最常見的有梅核氣(如某些神經官能癥)與陰虛喉痹(如慢性咽喉炎等)兩類,其病因病理不同,治療方藥也異。
一、梅核氣
除見以上表現外,并有情態抑郁不快、胸中悶塞、肋脹滿或痛、舌苔白膩,婦女可有月經失調等。經檢查咽喉、食道均未見異常,且不影響飲食,其發作常與情緒變化有關。因其發作時喉中如有梅核梗阻感覺,故名為梅核氣,乃由于平素情態不暢,肝郁不舒,疏泄失常,肝氣犯脾,脾不健運,痰濕內生;或因氣滯津停,聚而為痰,氣滯痰郁交阻于胸膈之上,故見梅核氣的各種癥狀。治當行氣解郁,化痰散結。方用半夏厚樸湯加減。
藥如法夏、厚樸、茯苓、蘇葉、生姜、復花、香附、佛手、蒼術之類。若痰濕久郁化熱,口苦而干,心煩急躁、舌紅苔黃膩者,去蒼術,減法夏、厚樸用量,加黃連、黃芩、瓜蔞、竹茹以清化痰熱;若病久入絡,瘀血內阻,唇舌紫黑者加丹參、桃仁、赤芍、郁金等以活血行瘀。
此病是與精神因素有關的慢性病,故治療用藥見效較慢,必須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效果方能顯著;且病者平時應正確對待各種事物,保持良好情緒,避免憂思郁結,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也。
二、陰虛喉痹
除見開頭所述的一般癥狀外,病者還會出現喉嚨干燥、干癢或干痛、干咳少痰、咽喉灼熱或聲音嘶啞,時有干嘔,經檢查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濾泡增生,或兼有喉蛾腫大、色暗紅,舌質偏紅等表現。
此乃平素肺腎陰虛,虛火上灼咽喉所致,或因急性喉痹失治或誤治,反復發作,逐漸傷及肺陰,咽喉失于滋潤而成。治當滋陰降火利咽為法。方用養陰清肺湯、沙參麥冬湯等加減。藥如沙參、麥冬、花粉、生地、玄參、浙貝、丹皮、桔梗、胖大海、甘草等。若肺陰之虛,累及腎陰也虛者則并可兼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上方加熟地、淮山、女貞子,或改用知柏地黃丸加沙參、麥冬、五味子;若久病入絡,舌有瘀斑、瘀點者為夾有瘀血內阻,以上諸方可適當加紅花、赤芍、丹皮之類。
此病屬五官科頑癥之一,治療起來,往往難以一時見效,病者必須有耐心、有信心堅持治療用藥;平時務必注意保持精神愉快,不要輕易動怒,防止情態之火上攻咽喉;飲食以清淡而富營養為宜,勿食煎炸熱辣之物;力戒煙酒與避免吸入粉塵或有害煙霧;發作時可用淡鹽水、神晶漱口液漱口,也可吸入蒸氣,均能起到利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