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亞健康研究機構和相關服務機構應運而生,蓬勃發展。但由于亞健康學科總體發展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目前的客觀現狀是亞健康服務水平整體低下,亞健康服務手段普遍粗糙,亞健康服務管理總體混亂,亞健康專業人才嚴重匱乏。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其根源皆在于沒有科學地構建出亞健康學科體系。筆者認為,科學的學科體系是一個學科發展的前提。而亞健康學科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因此,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是對亞健康事業與研究的一種開拓性探索。
面對亞健康狀態,中醫理論認為,健康的狀態就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早在《內經》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因此調整陰陽平衡為讓人擺脫亞健康狀態的總體大法。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是個連續的漸進的過程,亞健康狀態的預防包括兩層含義:從亞健康到健康的扭轉和從亞健康到疾病的預防。在這方面,中醫強調“治未病”的思想,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其次中醫認為健康的生活、行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質量,預防“亞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其主張的飲食有節、起居有常、調暢情志、勞逸適度等養生之術即是對其高度的概括。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告知人們養生之道應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態度,則可預防疾病、保健身體。
“亞健康”不等于“未病”,其是隨著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的轉變而產生的,而“未病”的概念是與“已病”的概念相對而言,即非已具有明顯癥狀或體征的疾病,亦非無病,而是指機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疾病前態或征兆。因此未病學主要討論的是疾病的潛伏期、前驅期及疾病的轉變或轉歸期等的機體變化。其宗旨可概括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中醫“未病”的內涵應當是包括了亞健康狀態在內的所有機體陰陽失調但尚未至病的狀態。總體上講,亞健康學是運用中醫學及現代醫學與其它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研究亞健康領域的理論知識、人群狀態表現、保健預防及干預技術的一門以自然科學屬性為主,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學科。
亞健康者大多以個人感受為主,處在亞健康狀態的人體檢無陽性體征,各種實驗室檢查多為陰性,在診斷上有一定難度,而中醫學對人體的認識論、方法論區別于現代醫學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注重研究人體的功能反映狀態。現代醫學所著眼的重點是治“病”,而中醫所著眼的重點卻是不同的個體生理特征(體質)與病理反應狀態(證型)。中醫既重視疾病的共性,也重視人的個體差異,既治“病”,更治處于自然和社會中的“人”。它通過望聞問切對就診者所有的有異于健康狀態的外在反應和表現如癥狀、體征、舌苔、脈象等進行歸納、分析,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判斷“陰陽、氣血、臟腑所偏”,并應用相應的治療手段和藥物進行糾偏以使其回歸“陰平陽秘,臟腑氣血調和”的健康狀態。尤其治療方法的多樣化,更能靈活體現對亞健康狀態的綜合治療理念:亞健康狀態的臨床表現形形色色,復雜多變,也因社會環境、文化差異、家庭背境、教育、年齡、性別等不同因素而有所不同。對于亞健康狀態的調治,中醫學針對不同情況有著極其豐富的調治方法,面對亞健康狀態預防及治療上的廣譜需求可謂游刃有余。中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調攝情志、適度勞逸、合理飲食、謹慎起居等養生調攝之術,形成了食療、針灸、推拿、氣功、導引、心理、音樂、內服與外用藥物治療等多種調治方法,正所謂“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問·異法方宜論》)對于心理情感、生活交往異常者,則可以“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靈樞·師傳》)對于不同的軀體癥狀可以“補其不足,損其有余”(《靈樞·邪客》),采用食療、針灸、推拿、藥物干預等方法使其所“偏”歸于“平”、歸于“和”。因此,在亞健康學科體系建設中中醫特色必須突出。
中醫不能厚古薄今,現代醫學也不能厚今薄古,要相互滲透,相互借鑒,取其所長,補己之短。科學方法與技術無國界之分,亞健康學科體系建設中也不應強囿于中醫與現代醫學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