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是粵港澳地區居民根據當地氣候、水土等特征,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開發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的傳統保健飲品。
走在澳門的大街小巷,常在不經意間就看見一家家涼茶鋪,那古色古香的招牌,锃光瓦亮的銅茶壺,帶著淡淡藥味的茶香,別有韻味。
澳門涼茶傳承中國文化 圖
涼茶是粵港澳地區居民根據當地氣候、水土等特征,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開發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的傳統保健飲品。
澳門涼茶鋪多到數不勝數,或占鬧市一角,或居偏巷一隅,大都生意興隆,因為它們都有相對固定的熟客光顧。
澳門涼茶鋪歷史悠久。1958年的《澳門年鑒》,就專門開列一項“生藥涼茶”,羅列的涼茶鋪有28家,涼茶檔逾百家,而當時澳門人口只有15萬,可見那時涼茶就已成了居民的日常飲料。
據澳門書籍記載,約70年前,爐石塘街的“大有益涼茶”和清平直街的“顯記涼茶店”最負盛名。“顯記涼茶店”座位最清雅,為吸引顧客,早期設收音機供顧客收聽廣播,后來增設報刊供免費閱讀,這些獨特的經營方式為澳門涼茶文化留下生動一頁。
過去,澳門的涼茶鋪賣涼茶用大碗,上面蓋上一塊比碗口大的圓形玻璃。玻璃內充滿了蒸汽水點,意味著這碗涼茶很新鮮。現在則多是即斟即飲,部分涼茶鋪已看不到圓玻璃了。
如今只有澳門博物館保留了當年涼茶業的傳統形象:一輛四輪小車上,高掛一盞玻璃罩燈,車廂內裝兩個大茶煲,車架前方分門別類擺放著茶杯、茶臺架及各類“送口涼果”;一位身著短衫短褲的“老伯”正揮勺盛茶;按下試聽鍵,還能聽到老人蒼涼親切的叫賣聲:“百草涼茶,真料菊花銀花涼茶,涼——茶……”令人回味。
澳門涼茶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配方近30余種。目前澳門市面上流行的仍有20余種,主要功效分為苦寒去火除濕、甘涼清熱除郁、甘涼清熱潤燥3種,有單味和復方。
經營“大聲公涼茶”的林老板說,涼茶種類較多,制法繁復古老,其配方中的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只要有適當的藥材,便能發揮最大功效。比如,24味并不一定是24味藥材煎制而成,而是根據氣候和普通人體體質狀況,適當選取藥材種類并不斷調整,一般為8至10余種左右,售價從3至30澳門元不等。自小耳濡目染的澳門人,不用店家指教,大都知道什么季節喝什么涼茶。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正式宣布涼茶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使涼茶產業及中醫藥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今天,澳門涼茶一些老字號生產車間,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和完備的消毒殺菌設施已取代了老式的瓦罐煲煮,自制的瓶裝飲料也采用環保塑膠瓶灌裝。澳門涼茶的知名度已在東南亞、歐美等地擴展,有著悠久文化內涵的涼茶,正在走向世界,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