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精變氣法是在中醫“形神一體”的觀念指導下,通過“治神以動其形”而產生積極的康復治療效應。因此,凡能移情易性的各種方法都可根據病情和心理變化而靈活運用。一般常用的方法可分為精神轉移和情志導引兩大類。
(一) 精神轉移法
將精神意識活動從疾病和(或)內心思慮的焦點上轉移、分散至其他方面去,緩解或消除由此而引起的病理性的改變,這種方法稱為“精神轉移法”。
由各種疾病引起的異常精神活動主要表現為:對具有情感內傾性格特征的一般性疾病患者或身患不治之癥者來說,其注意力多集中在自身的病痛上,諸如害怕疾病進一步惡化,猜疑身患絕癥而憂心忡忡,擔心影響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或因久治不愈而喪失信心,乃至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等。
由境遇性因素刺激而造成的思慮焦點,大多因親友的亡故、事業上的挫折、情場失意、經濟拮據及猝遇意外災變等所引發。
對自身疾苦的過分關注和強烈的情感糾葛,易導致情志抑郁而難以自拔,并成為某些疾病的主要誘因或久治難愈的關鍵。如果不能設法分散其注意力,變更其消極的情感指向,雖處之以針藥治療也效果不大或無效。
精神轉移方法很多,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或學習中去,通過忘我的努力開辟一個新天地,以成功的喜悅來撫平、醫治心靈的創傷;也可借助于音樂歌吟、琴棋書畫、游覽觀光等方式來移情易性,以產生舒暢情志、疏理氣機等方面的治療效應。前者屬于“用神專一”的移情方法,后者便是清代醫家吳尚先《理瀹駢文》所謂“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的意思。
1.音樂怡情法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不同旋律、節奏、調性和力度的樂曲對人的精神狀態有著不同的影響,并可產生相應的移情易性作用。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已認識到音樂對人們的情感變化有著某種特殊的效應。如《禮記·樂禮》指出:當聽到微細蹙澀、蕭索低沉的樂曲時,人們會產生憂思悲哀的情感;音樂具有舒緩明快、華麗多采、節奏鮮明等特征時,會使人產生安詳歡愉的情感;如果音樂雄壯嘹亮而充滿激情,會激勵出剛毅振奮的情感;莊嚴肅穆的樂曲又會產生嚴肅崇敬的情感;柔和舒緩而親切的旋律,會產生慈愛之心;急速散亂、乖僻不正之音,則會誘發淫亂之情等。所以,音樂不僅對人的情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移情”作用,還可通過其“易性”作用而陶冶性情并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
將音樂應用于臨床治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如《管子·內業》稱“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內經》則將角、徵、宮、商、羽五音分別與肝、心、脾、肺、腎五臟,怒、喜、思、憂、恐五志,木、火、土、金、水五行聯系在一起,構成了中醫頗具特色的音樂怡情療法。
除了要考慮樂曲調性與情志變動的“生克”關系之外,一般情況下充分注意接受治療者平素的音樂愛好,根據其喜愛的曲調選擇合適的曲目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所以只要能令其沉浸于該樂曲的意境之中,使心身獲得最大的松弛和恬愉,通常都可選作移情易性的曲目加以應用。
2.歌吟移情法主要以歌唱或吟誦的方式產生移情易性的效應。一般情況下,哼唱一些輕快活潑、優美動聽的歌曲,可以使人心情舒暢,消除煩惱及緊張情緒,有利于改善心身狀態,促進慢性病的康復;某些較為復雜的曲目,不但需要記住其曲調和旋律,而且還要熟記歌詞,在吟唱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并增強其記憶力;在歌唱時,需要調整氣息,氣沉丹田,容易形成腹式呼吸,不僅增強了呼吸功能,而且通過胸膈、腹肌的運動對內臟起到了類似按摩的作用,能夠改善和增強內臟的生理功能,從而產生一定的養生康復功效。
歌吟移情取效的關鍵,在于吟唱時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只有聲情并茂,進入歌曲、詩詞的意境之中,才能移情忘我而產生治療效應。
3.讀書明理法讀書明理,是古代儒家修身養性的主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不僅具有很強的潛移默化作用,而且也能通過用神專一、調神治形而產生積極的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賦詩以寄志,書畫以寓意,垂釣以養性,游覽以怡神,同樣也能轉移精神、陶冶性情而有益于形神疾病的康復治療。
(二) 情志導引法
情志導引法主要通過呼吸吐納鍛煉,或配合以一些動作來引導和控制其精神心理活動,達到移精變氣的治療目的。由于本法一般不借助于外界事物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多以“導引”的方法移情易性,故稱為“情志導引”。
對某些境遇性因素誘發的各種惡劣情緒和消極情感,可運用以呼吸吐納方法為主的“六字訣”等功法宣泄之。梁代養生名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轉引《服氣經》稱:“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實踐證明,默念吹、呼、呵、噓、呬字吐納行氣,確能排遣緊張、焦慮、憂郁、憤恨等不良情緒,使胸悶脅脹等臟腑滯氣得以消散,產生精神舒暢松弛等感覺。
本法具有心理、生理調攝的雙重效應,不僅能緩解各種境遇性因素引起的應激情緒,還可用于防治憂郁癥、神經官能癥、癔病及某些功能性、器質性疾病。
移情易性的方法很多,凡是能夠吸引、轉移、分散精神心理活動消極指向的方法都可根據患者病情、個體形神氣質類型及其愛好加以應用。
對于性情急躁,容易沖動,好勝逞強的人,平時可根據其音樂愛好、鑒賞水平,選聽一些舒緩輕柔、婉轉幽雅、抒情流暢的曲目,也可經常臨摹書畫,或選擇下棋、垂釣、刺繡等活動,以磨練自己的耐心和韌性;并可選擇太極拳、靜坐等功法鍛煉,以增強自我約束的控制能力。
性格內向,抑郁多慮的人,宜選擇聽一些節奏明快、雄壯激昂、旋律歡暢的曲目,此外,也可觀賞一些令人發噱的喜劇小品、相聲滑稽節目,同時經常操習六字訣、八段錦等功法,以振作精神、陶冶性情,逐漸克服消極的個性傾向。
對于深陷于情感糾葛,或因某些境遇性因素的強烈刺激而無法自拔的當事者而言,往往難以藉助于自我排遣的方式移情易性。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由其信賴的親友或醫生根據移精變氣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勸慰和開導,鼓勵當事者或患者投身于平日喜歡的活動中去,以擺脫或轉移其思慮的目標;或通過說理辨惑,幫助他放棄或調整原先的生活目標與行為方式,甚至暫時脫離或必要時改變其工作、生活環境,以重建心理平衡。這種由他人疏導勸解的移情易性方法,也屬移精變氣的范疇。
注意事項:
1.凡是能夠吸引、轉移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都可作為本法的調攝手段而加以運用,但是否有效,則取決于當事人的形神氣質類型,或患者的病情及其個人的愛好。
2.移情易性是一種通過后天的努力和長期鍛煉的過程來矯正個性心理缺陷,并逐漸趨向于形神和諧統一的調攝方法。因此對個體而言,必須能正視和認識自己心理缺陷或情感障礙,有克服不良心理傾向、戰勝自我的要求和信念,才能持之以恒而有所成就。
3.進行情志導引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病情和形神氣質特征的功法,不可一知半解,胡練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