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老王說,年紀大了,頸椎老是不聽使喚,轉不動了。沒有想到,話音剛落,在書房上網的兒子也扭了扭脖子,拍拍打打后也說頸椎狂不舒服。而12歲的小孫子整天喊著脖子疼,來到醫院一檢查,一家“三代爺”都患上了頸椎病。昨天,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春節過后,像這樣的家庭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中西醫專家,聊聊這個讓男女老少都討厭的頸椎病。
中醫:推拿療法是首選
采訪對象: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推拿科汪建民主任醫師
頸椎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可歸納于中醫學的痹證范疇,是由于頸椎蛻變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臨床綜合癥候群。
此病患者輕者頭、頸、肩部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則可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慌等相應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隨著勞動方式的改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的發生率一直呈現上升和低齡化的趨勢。
據臨床資料統計,我國頸椎病發病人數已超過一億,其中中學生占到二成,究其原因,頸椎間盤蛻變是發生本病的首要因素。
頸椎病的治療,中醫有其獨特優勢,推拿療法是通過手法對頸、背、肩、臂等部位的治療,不僅可以直接糾正頸椎解剖位置的失常,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炎癥水腫的吸收,減輕直至消除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更由于推拿促進了局部的營養供給,故還有延緩椎間盤蛻變和椎體、關節面增生的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頸椎病臨床上亦有很多分型,個別證型并不適合推拿治療,故必須到正規醫院經專科醫生診治方可。另外,針灸、中藥外敷等對頸椎病的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中醫更強調預防,即平時需注意三件事:
1、不可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每半小時要休息3-5分鐘;
2、頸、背、肩、臂等部位要注意保暖,不可受涼;
3、使用枕頭不可過高,并要置于頸下。
做到這三點,若再輔以適當的功能鍛煉,必能達到通利關節、增強筋骨的保健作用。
得了頸椎病也不要害怕,除進行正規治療外,可輔以適當的功能鍛煉:
1、緩緩低頭再慢慢抬頭;
2、頭向左側前下方探伸,慢慢收回再向右側前下方探伸;
3、頭向左側后上方旋轉,慢慢收回再向右側后上方旋轉。功能鍛煉要注意:動作要慢,幅度要大,以每天1-2次,每次3-5分鐘為宜。
西醫:沒事多換換姿勢
采訪專家:鼓樓醫院鎮痛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林健主任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及手術治療兩類。目前對于頸椎病的治療,大多數的醫學專家主張非手術治療,只有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
非手術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二至三種方法,同時施行。

中西醫治療頸椎病 圖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這是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
頸椎牽引療法
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并且應用較廣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于各類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
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接受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治療;疼痛減輕后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藥物治療
藥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癥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藥等,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癥狀,有助于手法治療后使患椎穩定。
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藥熏洗方來熱敷。但是急性期病人疼痛癥狀較重時不宜做溫熱敷治療。
此外,還有一些自我保健療法可借鑒:在工作中定時改變姿勢,做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于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在睡眠時,宜用平板床,枕頭高度適當,不讓頭部過伸或過屈;不要隨便作繞頸運動,以免增及頸部勞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