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補腎養心為先
冠心病是以飲食、情緒、寒邪、邪熱為誘因,心腎肝脾四臟功能低下為本,痰凝、氣滯、血瘀、郁熱、毒邪為標,心臟為發病的場所,腎虛為發病的基礎。腎在本病的病機和起源上有很大的關系。
首先從經絡關系上來看,心與腎屬少陰,心屬手少陰,腎屬足少陰,兩者是聯系的,而且是“同氣相通”的。
從生理上來看,腎為先天,為真陰真陽之所在,又是精神所舍和元氣所系的臟器,特別是腎陽式微,命門火衰,對心氣不足,痰凝、氣滯、血瘀的形成有很大的關系。臨床觀察冠心病多見于中年以上的人,而女性的年齡較男性為小,這與中醫所說的女子五七、男子五八腎氣開始衰退的趨勢,是有密切聯系的。
從臨床癥狀上看,可有半數以上病人有腰痛腳軟、乏力頭暈、發白或早脫、尺脈細弱等腎虛的癥狀。
從治療上來考察,我們采用補腎藥物后,可以提高療效。
因此,從經絡關系、生理過程、臨床表現、治療效果來看,腎虛是本病發病的基礎。補腎為治本之重要大法,在一定意義上補腎即是養心。
活血應與益氣并用
冠心病常見于中老年人,病機多為臟氣衰弱,瘀凝心脈,若純用參、芪益氣,則愈補而氣愈滯,血愈壅;如單用芎、芍活血,則愈通而氣愈耗,血愈虧。故常以補氣與活血并用,補中寓通,通中寓補,通補兼施,相輔相成,才能氣助血行,瘀去脈利。
三、既從寒邪論治又從熱邪論治
從寒熱辨證角度來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將胸痹的病因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但我們不能忽視熱邪,《素問·刺熱論》有:“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提示本病與熱邪也有關。《醫學入門》曰:“厥心痛者,……或因七情者,始終是火。”《辨證錄·心痛門》也謂“夫真心痛原有兩證,一寒邪犯心,一火邪犯心也。”因此,冠心病中臨床表現除寒證外,熱證也有。有的以熱證為主證,有的以熱證為兼證,還有一些寒熱錯雜證。
邪熱為患,與現代醫學新的一些研究如炎性反應可能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斑塊活動或破裂中起作用,有些相吻合。
在臨床實踐中,都市人過食肥甘,喜食煎炸之品或飲酒、吸煙,傷及肺胃,痰熱內蘊;或因工作煩勞,肝氣郁結,久郁化熱;或外感熱邪,內舍于心,所以在辨治中應注意有無熱象,適當運用清熱藥,對治療冠心病是有利的。常用黃連、連翹、凌霄花、龍膽草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疏肝解郁不容忽視
冠心病有不少病人伴情志不遂,臨床以胸中悶痛、脅肋脹滿、喜嘆息、抑郁寡歡、或急躁易怒、脈弦等肝氣郁結表現,且病情每隨情緒波動而變化,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機郁滯,血行不暢,瘀血內停而發病。正如《薛氏醫案》所說:“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心與肝為母子之臟,木火相生,有病可以相互影響。心主血脈,肝主疏泄,氣血運行,有賴于肝氣的條達。古人早就認識到胸痹與肝經有關,《靈樞·厥病》有記載:“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在治療中充分認識情志不遂是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疏肝解郁常獲良效。
由此可見,治療冠心病從全方位、多因素考慮,不單純治其心,而是推求其本,審證求因,有治心、治肝、治腎之別,治寒治熱之分,用藥恰到好處,扶正祛邪,標本同治,其經驗十分可貴。
中醫分型論治
冠心病可分為十二個證型,各分型之間是有相互聯系的,既有獨立的特殊的一面,又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一面。臨床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綜合考慮,互參應用。
心氣不足,脈絡不和
癥狀:精神疲乏,少氣懶言,偶有心慌感,無胸痛表現,舌質淡或胖,苔薄白,脈細或緩。
本證多見于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心電圖有心肌缺血表現或運動試驗陽性。
治法:補養心氣,活血寧神。
方劑:養心湯(《傅青主女科》)加減。
藥物:黃芪、川芎、茯神、柏子仁、黨參、丹參、炙甘草、仙靈脾等。
氣陰兩虛,心絡瘀阻
癥狀:胸悶發憋或心前區疼痛,心悸,氣短,乏力,口干,腰酸,舌質淡紅,或胖、或暗紅、或暗紫,苔薄白,脈細而弱。
本證多見于單純心絞痛、心絞痛緩解期。心電圖多為ST段、T波變化。血壓一般不高。
治法:益氣養陰,補腎通絡。
方劑:生脈飲(《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藥物:太子參、麥冬、五味子、丹參、黃芪、枸杞子、制首烏、酸棗仁、郁金、桑葚子、三七等。
肝失疏泄,氣滯心絡
癥狀:胸悶不適,隱隱作痛,痛無定處,心悸怔忡,時欲太息,憂慮重重,情懷不暢,夜寐不安,容易疲勞,舌質淡紅,苔薄微膩,脈細弦。
本證可見于心絞痛緩解期或兼有抑郁癥傾向,心電圖有ST段變化, T波變化。血壓不高。
治法:調理氣機,活血和絡。
方劑: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加減。
藥物:柴胡、赤芍、枳殼、川芎、制香附、酸棗仁、丹參、甘松、佛手、陳皮、玫瑰花、桑葚子等。
心陽不振,心脈痹阻
癥狀:胸悶或痛,心動有間歇感,喜欲自按,氣少不足以息,舌質較淡或淡紅,苔薄白,口唇發紫,脈細遲,或結或代。
本證多見于冠心病而傳導阻滯者。心電圖可見房室傳導阻滯或心室內傳導阻滯或緩慢型房顫,或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再狹窄。血壓一般不高。
治法:溫扶心陽,活血宣痹。
方劑:桂枝甘草湯(《傷寒論》)合栝樓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加減。
藥物:桂枝、甘草、栝樓、薤白、黨參、巴戟天、鹿角、丹參、川芎、郁金等。
心陰不足,瘀熱內留
癥狀:心前區疼痛時作,或胸悶,心悸怔忡,頭暈,夜寐不安,口干盜汗,面紅升火,大便干燥,舌質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促、代。
本證多見于心絞痛或心律失常,心電圖ST段改變,或室性早搏,或快速型房顫,血壓可能偏高。
治法:滋陰養心,活血通絡。
方劑: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加減。
藥物:生地、熟地、麥冬、元參、丹參、苦參、西洋參、酸棗仁、連翹、凌霄花、黑芝麻、延胡索、郁金等。
陰虛陽亢,瘀阻心絡
癥狀:胸部悶痛,頭暈且痛,煩躁易激動,四肢發麻,手足心熱,舌質紅,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弦或緊。
本證多見于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壓病者。心電圖多為S段變化,血壓多升高。
治法:育陰潛陽,活血化瘀。
方劑: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加減。
藥物:天麻、鉤藤、菊花、地龍、珍珠母、全栝樓、女貞子、龜甲、郁金、丹參、絲瓜絡、赤芍等。
寒凝心脈,陽虛陰盛
癥狀:心前區疼痛如絞,寒冷季節或遇風寒則心痛發作,形寒甚則手足不溫,心悸氣短,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緊。
本證多見于心絞痛發作,心肌梗死,心電圖ST段改變或異常Q波,血壓不穩定。
治法:通陽宣痹,散寒活血。
方劑:四逆湯(《傷寒論》)加味。
藥物:制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丹參、紅參等。
邪熱郁結,心絡受損
癥狀:心前區疼痛,氣粗咽干,煩躁不安,痰稠口渴,舌質紅,苔黃或糙,脈數,或促。
本證多見于心絞痛、心律失常,或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再狹窄,心電圖有ST段變化,或快速型房顫。
治法:清熱瀉火,散結活血。
方劑:救真湯(《辨證錄》)加減。
藥物:梔子、赤芍、連翹、木香、菖蒲、女貞子、丹參、苦參、炙甘草等。
痰瘀互阻,壅滯心絡
癥狀:心前區疼痛,脘腹脹滿,夜寐不安,大便不暢,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厚膩或黃膩,脈弦滑。
本證可見于心絞痛、心肌梗死。心電圖ST段缺血性改變或異常 Q波。
治法:化痰活血,通絡宣痹。
方劑:小陷胸湯(《傷寒論》)合丹參飲(《時方歌括》)加減。
藥物:黃連、半夏、全栝樓、丹參、郁金、絲瓜絡、萊菔子、生山楂、砂仁、白檀香、桑葚子等。
心腎陽虛,正虛水泛
癥狀:胸悶或痛,頭暈耳鳴,氣急足腫,腰痛肢冷,舌質淡,或有瘀斑青紫,脈沉細,或遲,或散。
本證多見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心電圖ST段變化或伴有左心室肥厚,或房顫。
治法:溫養心腎,回陽利水。
方劑:真武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制附子、生姜、白術、赤芍、丹參、巴戟天、生黃芪、葶藶子、五加皮、茯苓、桂枝等。
氣滯血瘀,心絡痹塞
癥狀:胸部窒悶重壓感,或突然急劇疼痛或放射臂背,面色蒼白,情緒恐懼,舌質有紫色或瘀點,苔白,脈細澀或微弱。
本證可見于重度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傾向。心電圖多有ST段變化,或心肌梗死可能,血壓一般偏低。
治法:活血化瘀,芳香開竅。
方劑: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合蘇合香丸(《和劑局方》)加減。
藥物:當歸、紅花、桃仁、積殼、赤芍、川芎、黃芪、桂枝、巴戟天、鹿角、丹參、白檀香、乳香、沒藥等。
心陽暴脫,正不勝邪
癥狀:胸痛劇烈,煩躁暴喘,面色青紫,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質紫暗,苔白,脈微欲絕,或散,或屋漏,或雀啄。
本證可見于心肌梗死休克,心律失常,缺血性猝死前期。心電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壓下降。
治法:急救回陽,扶正救逆。
方劑: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加減。
藥物:制附子、白術、肉桂、紅參、五味子、炙甘草、干姜、麝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