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交往是人際交往中最敏感、也是最微妙的一種交往,婚外的異性交往尤其如此。結婚了,你還能坦然接受異性的邀約嗎?又該如何對待呢?
情景一:
王女士,已婚,在一家貿易公司擔任銷售工作,經常會收到來自異性的邀請,她一般根據需要,坦然接受,并通知丈夫到時候接她。其丈夫表示理解。夫妻關系和諧,值得推薦。
情景二:
周老師與丈夫兩地分居,學校里經常有年輕的老師叫她一起去玩,她一般盡量回避,不能推托的時候,就帶上女友一起赴約。丈夫經常擔心妻子會“紅杏出墻”,妻子也怕丈夫“出軌”。此夫妻關系應該進行調整,重建婚姻相處模式。
情景三:
周麗麗,性格活潑、開朗,和異性一起出去是她經常性的休閑方式,有時候是和丈夫一起,有時候自己去。她認為,優秀的男人誰都會喜歡,但是丈夫只有一個。兩人對彼此的朋友都熟悉,保護婚姻是他們的底線。夫妻關系新穎,可以學習。
情景四:
王教授氣度不凡,學校的很多女性都把他當成暗戀目標,他也會接受她們的邀請一起去休閑娛樂,有時他會告訴妻子,有時他又會以工作來搪塞妻子的詢問。婚姻中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執,出現了謊言,雖說目的是為了保護妻子的感情,但是否可行有待商榷。
情景五:
趙經理秉持“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結果家里爭吵不斷,彼此過日子形同陌路。
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工作、生活、娛樂、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就不可能不與人交往。無論你是否結婚,異性間的交往都存在著,發展著。
一個經常與異性交往的人,會受到異性思維的啟發。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大多數人結婚后總比婚前成熟很多。結婚使雙方的思路開闊,變得寬容,同時也能突破自我,變得豐富起來。
其次,經常與異性交往的人,異性度高。西方心理學家對人的異性度研究結果表明,男性的女性度高,更富有創造力;女性的男性度高,智商也高。異性度高的人說明接受了異性的長處,思維更加活躍。因此應提倡異性間的正常交往和相互學習。
第三,婚后可以交異性朋友。認為異性之間只有愛情、沒有友誼的觀點是錯誤的。異性之間提倡進步、發展和無傷害的道德原則,努力做到男女交往不傷害公眾的情緒,不傷害他人的家庭,不傷害身心健康,不傷害隱私權,不應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婚外與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異性朋友之間,不能過于親昵。因為不但要考慮婚姻中另一方的感受,也要尊重夫妻間的感情,夫妻間的信任和理解是最寶貴的,不可破壞。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社會交往的增多,人們對精神需求增大了,男女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度”,充分發揮異性朋友的正面效應,提倡男女交往的寬松和寬容,是未來人際關系發展的一個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