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重要條件,多性伴、性混亂、性生活開展早,都容易誘發該病。日前在東莞召開的海峽兩岸婦科學術研討會上,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曹澤毅表示,目前宮頸癌的高發人群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性行為的低齡化,因為“男人精液內的精胺是重要的促癌物之一”。
性行為太早易引發宮頸癌
2月28日上午,由東莞市醫學會、臺灣醫院協會主辦,東莞瑪麗亞婦產醫院承辦的海峽兩岸婦科學術研討會在東莞科技館舉行。曹澤毅在講座中表示,宮頸癌目前是婦女的“頭號殺手”,而且近年來其高發人群向年輕化趨勢發展,由之前的55歲左右前移到30~40歲年齡段的女性,高發地區由此前的貧困地區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擴展,高發人群從農村婦女到白領階層擴散。
“沒有性生活,就不可能有宮頸癌!”曹澤毅說,“如今宮頸癌為什么那么猖獗,主要是性行為的低齡化。”他介紹說,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重要條件,而性行為是造成HPV感染的基本前提。多性伴、性混亂、性生活開展早,都容易誘發該病。
根據中華醫學會針對國內大學生所做的一次調查發現,有40%的女學生有性經驗。“我曾經有個宮頸癌的病人,才16歲,十四五歲就已經有性經驗了。”曹澤毅說。
早期介入預防是良方
曹澤毅表示,宮頸癌是目前唯一能明確病因的癌癥,所以對其的防治是相對容易的。據其介紹,其病因就是HPV感染(16,18型)。而促癌物有陰道厭氧菌代謝產物(正丁酸)和男方的精液(精胺、亞精胺)。“既然精胺是促癌物,那么我們可以說,女孩子找丈夫,應該首先檢查男方的精液質量,精胺、亞精胺含量高的就不要。”曹澤毅的話引起聽眾們的哄堂大笑。
“目前HPV預防性疫苗已經問世并生產,宮頸癌的治療水平越來越高。既然可防可治,那么女性們就應該提高意識,定期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曹澤毅說,東莞處于沿海發達地區,外來人口、年輕人居多,也包括最危險又很難集中管理的性工作者,這些都是宮頸疾病的高危群體,只有早期介入預防才是治病良方。
國內尚未建立治療標準
對于宮頸癌這么一種常見病,目前國內尚未建立相關的治療標準和規范。東莞瑪麗亞婦產醫院的婦科專家谷珂說:“同一個病人,給一百個醫生看,就有一百種治療方案,這樣無法保證治療質量,也容易導致濫用藥物以及過度檢查,增加患者的負擔。”
而在會上,臺灣婦產科界泰斗、東莞瑪麗亞婦產醫院院長、素有蔣家御醫之稱的陳福民院士倡議,東莞乃至國內的醫院都應該引入宮頸疾病及婦科腫瘤JCI質量診療的國際標準,“使患者的療效得到保障,也使臨床治療更為規范”。